|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0 12:24 编辑
按照通常的理解,两只横向排列的音箱,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立体感,那么对于高度,能否产生立体感呢?
二十多年前,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好的音响系统要能上天落地。指的是,应该在空中发出的声音(例如雷声),就要感觉来自上方;而该落地的声音(例如火车在铁轨上碾压声音)就要来自地面。
音乐也是一样,镲之类的乐器是举在空中敲击的,应该有高度感觉,而鼓是架在地面的,就要有落地感。
在听许多人描述低音效果的时候,常常会说声音扎实还是飘(离地飘在空中)。这也是高度感的形容。
那么,高度感到底有没有,若是有的话,它是怎么产生的(从声学角度)?
我的老师,就是你所说的那些权威学者并不是你想象中吃干饭的,出于当时的科技认知水平有限再加严谨学术态度,所以在主观评价标准术语中暂时没写上<高度>定议.以现在眼光来看,立体声系统是远不够"描述"演奏现场的所包含的<信息量>.当时只有从<多话筒的摆位>或加些混响音效来展现现场空间,但还是不另人满意.如今多声道系统是可行方案(不排除发明理论性突破的方案),从5.1-7.1-9.1声道发展到全景环绕系统,所展现的<信息量>越多,人耳感知的现场真实感就越强,音像<高度>感知越明显.
关于多声道,已经超出了本议题。现在讨论的是两声道的立体声能不能产生高度感。两声道是多声道的基础,两声道搞不好,多声道也不可能真正搞好。
两声道的立体声能产生高度感!具体它是怎么产生的,没仔细研究。从声学角度来说,碟片的录制. 听音环境. 反射. 混响等都有关系吧。
好的系统能播出上下,左右,前后交替变化的立体感。也就是高度,平面,纵深。 在我的系统上,不用我去刻意听,很随意的就表现出来。现场录制的碟,一般都有这种高度,纵深度,平面宽度。比如架子鼓,大小鼓上下左右一字排开,小鼓排在最上头,大鼓一般在中间最下面, 小鼓大鼓高度位置听不出来, 那是你的音箱问题了。
一般发烧友关注左右比较多,前后方面关注后比较多,上下和前关注的比较少。我在本人《你的歌手有“后脑”吗?》一帖中也约略探讨过这方面。两声道能产生多声道般的包围感,必须是上下、前后、左右这三维有良好表现才能获得。我不是科班出身,往深里我也谈不上,我只是凭经验一点一点地摸索,一点一点地往自己的音响系统上凑。我的音响系统比较便宜,但前后、上下、左右三维什么都有一点,只是还不够强,还需要继续探索、提高。
要取得好的播放效果,首先要有录音效果好的音源。由于楼主的帖子强调是双声道立体声,所以就需从双声道立体声录音制作的过程来分析。正统音乐的音乐厅现场单点(双声道)录音时可调的范围很小,除非是在前述基础上加入近场辅助拾音器。其他音乐的多轨录音后再合成双声道立体声录音,左右声道区别的效果产生主要是由PAN和Delay等担任,声音前后效果的产生主要由GAIN、Reverb等担任。整个录音制作过程,不管你怎样设置拾音器,均没有关于高度效果的控制或调节。针对打击乐中位置最高的吊鑔片、中高位的TOM-TOM和踩镲、再低些的小军鼓和最低位的低音鼓,尽管录音时拾音器的设置高度不同,但合成为双声道立体声后就基本只剩左右位置和声音大小的区别了。当然,录音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控制作品整体的空间规模感。播放时由于将左右两个音箱考虑成点声源,其自身不具备产生新的高度感的能力。但如果重放条件和效果好的话就有可能将作品的空间规模感还原出来。
高度主要有录音环节来决定(失真的系统除外),就这么简单。好的系统对录音还原的好一些,一般的系统还原的一般一些!
立体声是外国专家在HIFI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立体声是技术和人类思维的完美结合,使每个正常智力的人都能通过两个音箱在皇帝位得到接近现场的声音还原。单独去研究某个听音感觉是很可笑的,等于叫正常人蒙着眼去摸大象。
楼主所说的纵深感和高度感等等都必须是通过有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实现。用全世界最精密滴仪器也只能测出是两个音箱在发声。
声音有了脱箱感,于是就有了声场,有了声场就有现场感,有了现场感基本什么都有了,这时候就不会太留意唱得够不够厚阿,够不够柔之类的问题了。
这些问题,无非就是音源,三维空间,声压三者之间的合力,泊兄发帖引导正确认识确是用心良苦.但更想能直接指导在什么环境,那类音源,那些系统,那种声压下,能完美表现你说的空间感觉,最好能指点在那里可以亲自感受一个标准答案,因对声音付的感受因人而异,书本论述虽是前人经验总结,但实际操作往往会有不同感觉,国内的黄以真老师,台湾的音响评论大师刘汉盛,香港的录音师冯炜国对HIFI系统的空间操作都有实践论述和出了书本及CD.看看有不少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