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9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关于纵深感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5:3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5 16:45 编辑

纵深感是临场感的重要方面。一套好的播放系统,能够让人感受到宽度、高度和纵深的音场,甚至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混响的的音乐厅,歌剧院。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纵深感的产生,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几年前,一名专家(实际上也是大名鼎鼎的专家)对我说,纵深感是由声音的大小决定的。我感到十分诧异。对于一个乐队,声音不大的器乐很多,而且通常摆放在乐队的前面,如西乐中的小提琴,大多在乐队的左前方,而音量较大的鼓、号等都在乐队的后排或中后排。从音量上对比,后排的器乐反而声音很大如何感受相对距离较远?
在录音界,有一个纵深定位三要素:幅度、相位和混响。
那位专家只是说对了其中之一,幅度。
很多录音是多轨的,每个乐器对应一条(单声道)或两条(立体声)音轨,所有音轨信号都是近场的,无纵向定位元素。只是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按照纵深位置加入前面提到的三要素,使之有纵深感。
这些不想展开说,是成熟的技术。
在这里,要关心的倒是重放过程的纵深还原问题。为什么有的系统纵深还原较好,而有些则感受不到纵深?
有兴趣的朋友都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是收錄時對咪擺位決定的,對咪是指一對咪

你说的是现场实录。这种方式的唱片微乎其微,很难见到。
偶尔见到一些实录“作品”,可都不受欢迎,没有市场。
倒是早期的模拟录音还比较多,可是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套系统演绎时的空间感觉,首先是录音和处理时的技术,系统播放只是反映了软件当时的情况,其次是系统播放时所处的空间环境,主要是空间的反射,吸音
和叠加处理,然后才是系统左右声道自身对称和平衡.也就是说听音空间感觉除了要求音响系统能高声压不失真外,是否高低档次没有明确的关系.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系统(设备)纵深感明显,而有的系统不明显。你说了一个重放的环境因素,但是还没说的很清楚,是播放环境的声反射增强了纵深感还是减弱了纵深感。这一点很重要。

分频很切实,说到了本质,分音较表面化,且欠标的(不分频也可以分音)。下凹3dB之说子虚乌有,没搞清电功率与声压的关系。功分的缺陷也不显现在衔接不平坦,其他因素更要命。设计合理的电分能符合科学理论。实际应用效果当然上佳。

此问题如果指电声回放的话,与纯电声音质有关,与房间音箱摆位有关。音质纯正才可能有良好的声像定位表现,包括纵深和横向。

产生纵深感的原因在于厅堂的混响,在于录音师对话筒的运用,与话筒的质量;不过现在的录音都采用“人工混响器,”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重放的声音越平衡、失真越小、、解释力越高、层次越分明、强度越自然等,纵深感就越好。


这个很好理解,首先要通过实际听音来理解纵深感,比如站在街上,比如晚上的野外,各种声音的位置,纵深,比例都活灵活现,而通过一对音箱来还原前方的舞台形象,除了对听音环境要求很高,器材要求高,录音也很重要,不用扩声器材的舞台实景录音就能比较真实的还原出纵深感,而通过罐头录音制作的音乐,能听到的是录音师虚拟的纵深感。


除了上面大家提到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指标“相位”,录音可以用相移得到空间感,同样音响的相位偏移,也可以左右空间感。

如果录音(当然我说的是唱片的最终效果)已经包含了一切,我猜这位专家朋友的说的会不会是重播音量太小或太大,实际上已经破坏了某种平衡、影响了细节的表现?

比较赞同纵深感就是音场的说法,也比较赞同前面大家提出的器材,环境,摆位,相位等;一张音源前期的录音.制作.压片等我们是奈何不了的,拿回来只管播放就是,但要追求一个具有良好纵深感的音场,需要我们不断折腾

纵深感只是好的系统中必须具备的标准之一,如果你的音响系统没有极致的乐器、人声分离度和层次感,没有正确的结像度,没有准确的起伏和极致的快慢节奏和轻重控制(也就是大师演奏时的激情发挥),还有极致的委婉和细节(如大师演奏小提琴的擦玄和回弓的技巧)展现,那说明你的极致瞬态控制还有差距,这些都不是现在所谓旗舰系统所能给你的,厂机、厂线他是有局限的。。。。。

就说最简单的乐器分离度,很多玩几十万系统的,他认为很好了,但我的感觉是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就说分离度,通俗点说,交响乐中,每一件乐器一定要像独奏一样委婉和有质感,低音大贝一定要层次分明,单簧管要婉约销魂等等等等,走高走低完全是互相呼应,但很多旗舰系统还是胡成一团,各种乐器滥竽充数,着最基本就是没有好的分离度,更没有层次和纵深感,可以说,音响系统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也不是钱可以堆积的。一颗保险丝、一个焊点都有很大影响,更别说电源线和其他线材、插头插座,呵呵。

音响声音纵深感,与器材平衡度,声音密度,频宽,分析力等关系密切!

音箱的摆位对纵深感影响很大,特别是与后墙的距离,这应该和直接声和反射声的时间差有关。

愚的粗浅认识:纵深感不是孤立于其它音效环节独立存在的,是重放音效的重要组成。纵深感和声场平衡度、音频平衡度等密不可分,与以上两个平衡度关系较大。只要是影响以上两个平衡的,不管是器材本身还是环境因素,都要影响到纵深。过大的纵深、过窄的纵深,都不是最佳纵深。愚同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路和说法,简而言之,纵深感就是脱箱感,如果闭上眼睛或黑暗环境听音,感觉到音箱不存在了,消失了,那就是最恰当的纵深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沙发
发表于 2014-9-4 18:21:0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首先还是要理解录音,其次是在理解录音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播放录音,再次是如何去还原好录音(原貌)。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才能真正领会到音响发烧的真谛,才能真正找到正确的方法。看一个发烧友的唱片,以及对唱片回放的音量控制,基本可以看到他的发烧层次和音响价值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板凳
发表于 2014-9-4 18:3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9-4 18:50 编辑

另外电分和功分都可以做好的,但是电分的成本太大,而对操作的难度要比功分大得多,普通发烧友驾御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0:0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5 16:48 编辑

胡版对录音较为了解,只是我觉得三维是更高阶的了,先把不可变的硬件部分调好固定下来,先把声音播放清晰 自然 真实 以后,才能考虑这些。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烧友经常听哪些唱片,只表示其喜欢的音乐类型,如要调整,那么单点录音和一般录音结合才好。至于音量大小,其实与器材及调整是否到位有极大关系,越是好器材当调好了的时候,是不用大声的,小声就啥都不缺了。相反,其实是总想用提高声压来播出细节,更像真一些。越是难以调整的器材,往往是器材本身有问题,让人无法安心听乐。但这些都与发烧的水平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5#
发表于 2014-9-5 17:30:22 | 只看该作者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9-5 10:08
胡版对录音较为了解,只是我觉得三维是更高阶的了,先把不可变的硬件部分调好固定下来,先把声音播放清晰  ...

有道理,其实发烧无定法,主要还是看各自的理解去调整和欣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8:2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6 10:44 编辑

何氏35a的变化就是典型的例子。  刚开始是6800开到12点,像猛拳打在棉被上面,没什么回应,声压都上不去,声音干且糊。越是这样越是觉得功率不够,浑身闷得难受。
到今天,特别是暑假里面,仗着家里单独待着时间多,把音响关在一个房间大声压轰,慢慢松弛,清晰,功率慢慢降到十一点  十点  现在大都不超过9点了 ,当然6800的功率储备还是差较多,过十点容易变差,就坚硬难听。照着这个趋势,还有较大变化的,只是也感到 这箱子的  硬脾气  是本性了 ,让她变成大家淑女不太可能了。的确是在  煲机啊 。老汤就是熬出来的,需要时间,没别的办法。   
想想在烧友手里,有多少器材是   拉高速 时间  足够的,连器材的真面目还远远没看到,就又换掉了。特别是对于音箱,没有100小时以上的大声压轰击,是见不到真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11-24 22:09 , Processed in 0.1984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