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usichin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档耳机频响曲线一般,不要迷信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1#
发表于 2015-2-18 08: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2-18 08:17 编辑

乐器之间是独立的自然震动,同一乐器的不同把位同样是独立的自然震动的状态。而多分音喇叭却并非如此,所谓高低喇叭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没有独立振动的自然状态的存在,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牵制。所以,从自然状态的要求,尤其是原本独立的自然状态来看,多分音(音箱)是违反自然原音的完整性的。技术(再现)上有(严重的)相位不一致的问题,艺术(再生)上存在着各单元的旋律特性的差异的严重问题。所以就存在有老凌说的桨手划船不同步的严重问题,尽管每个桨手独立出来都是“技术优秀”的选手。回头再去看录音,咪没有音箱的多分音的尴尬情况(没有多分音的咪,电平级震幅也无此必要)。因为一只(独立的)咪就可以全音拾取。那么,为什么音箱就无法单只喇叭全音实现呢。因为有功率震幅的要求,所以需要大口径来实现。但是,大口径又会带来自身频率反映范围变小的问题,尤其是高音区的实现的问题。高音区需要小口径。并且喇叭震膜(纸盆)又要求在保证硬度的同时,尽可能地轻,以实现追求原音的速度反映。客观的问题的存在,致使人们只能妥协--做多分音的音箱,而尽可能地去降低多分音的弊端(人们有许多方法)。至于说到长冲程,这个问题其实是喇叭(技术)问题的一个方面。用长冲程,尤其是小口径长冲程去实现所谓的低频,其实是有量无质的主观虚假的实现,与自然原音(客观的完整性)形体无关。真正要实现再现真实自然的低音形体,一定是大口径(正常的冲程),没有长冲程的必要,就如没有多分音咪的必要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2#
发表于 2015-2-18 20: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2-18 20:31 编辑
musichina 发表于 2015-2-18 14:00
多分频做不好,那是设计师的水平问题,不能说多分频理论不对。分频的衔接问题,世界上还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

是的。多分音在设计的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即使在实际的音箱制作上,多分音音箱仍然具有其优势和实用性。但是,这个设计的理论、优势和实用性仅仅就是设计的理论、优势和实用性,其与原始声音的完整性和自然性没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多分音音箱具有设计的理论、优势和实用性,就证明其符合原始声音的完整性和自然性,这两者还不是一回事,因为这里面的实际妥协因素太多太大,顶多只是在这个妥协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而已。另外,喇叭纸盆口径的大小,不是简单去类比“哪个乐器的弦是脸盆”大小,喇叭口径是决定其还原声音形体的物理保证,不是音响迷主观需要的所谓量感低音,何况乐器的振动也并非单纯是依靠弦本身,乐器的发声少不了弦及琴身琴腔的参与共鸣等客观因素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3#
发表于 2015-2-18 20: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2-18 20:52 编辑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5-2-18 17:59
是的,原始的声音还原,不单单是频率图谱的平直,而应该是录音现场整个3d 时空的还原。这么看,当然点声源 ...

青竹兄能够认识到这个深度,不简单啊。确实是时空关系的问题,即相位不统一的问题。频率曲线与相位特性不是一回事。录音也是一门妥协的学问和妥协的艺术。如何去把握好操控好就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个妥协问题。咪的选择(数量)和摆放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发烧友们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正确)概念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对许多录音的问题没有正确的解读,对回放上的问题的正确认识当然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发烧圈就会出现所谓的哪个音箱更适合爵士乐或者交响乐的看似“正常”的问题了。其实,老凌对作品12号提琴木音箱及1201号角音箱的改进,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的大幅度改善的结果(老凌说测试曲线与原来类似甚至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4#
发表于 2015-2-18 21: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musichina 发表于 2015-2-18 13:48
录音是最好一个,因为他可以完成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尤其是低频,往往用动圈话筒,电容话筒往往用在中高音 ...

电容咪频率响应宽,灵敏度高,所以,用来远距离拾音非常合适。动圈咪灵敏度低,相对来说频率范围窄些,但是耐用性好,所以往往是用在近距离拾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5#
发表于 2015-2-18 2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musichina 发表于 2015-2-18 21:21
每一对箱子都不全面,只有一对箱子,我还是选择3分频,对于单个乐器的还原看分频器的制作,做得好,可以忽 ...

是的。主要是需要大口径,而不是小口径长冲程。如果有大口径的真正的全频喇叭,就完全没有多分音的必要了。这个愿望至今人类都没有能够真正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6#
发表于 2015-2-19 15: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2-19 15:44 编辑

小王很会思考,所以发烧就不盲目。其实,喇叭口径与鼓的大小没有1:1的对应关系,与其他声音的振动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并不是鼓有多大喇叭就也要同步有多大。因为喇叭的振动不是单纯某个声源那样的实体振动。优秀的喇叭(振动)是忠实于咪的振动状态的,你不能说为了录鼓的音而去制造出鼓那样大的振动面积的咪吧(耳机同样如此)。咪的振动状态是忠实于声源的振动状态(只是拾音是按比例的微小的振动)。声源并不是单纯的,声源是复杂多变的状态,而咪就是跟随着声源,扬声器就是跟随着咪,不同的是幅度被放大器放大了许多倍,可以接近原始声源(高保真),也可以超越原始声源(所谓的夸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7#
发表于 2015-2-19 15: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2-19 18:02 编辑

倒是扬声器的口径需要足够支撑放大器给出的幅度反映,也就是回放出质感和自然形体的保证,而非单纯的(冲程)量感。这个足够的幅度反映并不一定是与原始声源的形状同样大小,而是为了保证再现自然形体。无论多复杂的声源振动状态,都是咪去跟随和忠实反映的。扬声器同样也是这样,无论多复杂的咪的振动状态,都要跟随和忠实反映。即使一个咪一个扬声器单元同样如此。不是简单理解成形状一模一样。播放鼓的话,形体确实要有鼓的形体。钢琴、竖琴等等乐器最好都要有恰当的自然形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8#
发表于 2015-2-19 17: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冲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速度反映跟不上原音。而风琴边的速度反映则问题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49#
发表于 2015-2-19 18: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musichina 发表于 2015-2-19 18:01
刚刚把家里的钢琴最低音用力弹,出来的低频比较吓人,我目测振动幅度不大,用手去摸,实际感受大概只有+-3m ...

小喇叭如果把音乐神韵做好,也是欣赏音乐的好喇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50#
发表于 2015-2-20 08: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2-20 08:44 编辑

其实喇叭的震动用肉眼能够看到,基本就是次声波或者喇叭失控乱震。在正常音频的纸盆震动眼睛是看不到的(眼睛有惰性残留特性,动画就是利用这个特性),当然用手摸纸盆就会有震动(麻)的感觉。喇叭的震动是音频的震动(咪的拾音),不是看声源的形状。任何形状的声源最终都由咪的拾音转换为音频信号,最后交给放大器和音箱或者耳机还原(咪拾得的音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9-27 21:05 , Processed in 0.2294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