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监听”概念(发烧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7-4 18:16
标题: “监听”概念(发烧随笔)
曾经很多音响杂志和音响评论员在谈到监听或者监听器材时,总是用“直白理性”和“高分析力”去形容监听及其器材的“高素质”表现。好象没有他们所谓的“理性直白”和“高分析力”的“好听”的器材就是不正确的,缺乏分析力的。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妨去分析一下我们需要“监听”的到底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弄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对了,当然是音乐。而音乐或者说音乐的实质是“直白理性”的吗。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理性的。音乐同样如此,她是感性的,她是属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她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音乐的感性成分也许在所有艺术形式当中是最多最丰富的。
而器材,对于音乐艺术再现的还原非常重要,也更需要聆听者响应的艺术审美感受去评判和把握。这是单纯的物理指标和物质无能为力的。
其实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监听”的实质意义。
如此说来,让音乐的生命(旋律)自由流淌、自然释放的器材才是真正的“监听”器材。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直白即监听”是完全不同的“监听”概念。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8 10:06

监听音响的测试指标好,他有错吗?他代表了理性、科学;结论是:没有任何错误,只是不够全面。
监听犹如医院验血,各项指标非常好,证明是个非常健康的人。仅此而已。他能够化验的出每个人文化程度吗?小学、大学、博士?不能。他能化验的出谁会踢足球、弹钢琴、杀人犯、强奸犯吗?不能。所以监听的功能非常有限,只是基础入门而已,发烧音响显然要求比他高多了。发烧音响既要身体健康,也要有各种才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人。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7-8 10:23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7-8 10:25 编辑

监听 这个词在音响上,表面就是以自己为标准,看看录音或者播放是否准确。有这样的设备不奇怪,且非常应该的。没有标准岂有判断?问题是,要能够配得上监听这个称谓,要怎样的水平质量才能够有资格 做监听呢?单靠技术指标是不行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段频率的声音,口径大小不同的单元都可以播放,但是,我们不用听就知道,播出来的效果肯定相差很远。比如人声,一寸 三寸  五寸  六寸半  八寸 等都可以播放  那声音相差多远可想而知。但是,曲线没问题,不等于最终声音一样,且这里面一定只有一个口径的单元最适合最准确。
所谓监听  听啥呢?听的那个人知道啥样对  啥样不对吗?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8 11:09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7-8 11:11 编辑

目前的科学水平还只能看指标,所以监听的标准就是指标。
我前面的验血例子已经说明问题。再举一个例子:A人身体很好,各项验血指标一流,但是什么才能都不会,普通打工仔。B人,钢琴家,验血指标一般,有高血压,但是有才艺。你会喜欢谁呢?显然喜欢钢琴家。验血指标现在排在后面了。所以光看指标有意思吗?
不好听的音响,指标再好,也不喜欢。我宁可喜欢有才艺的系统,虽然有点小病。diy的高手就是这类人,老凌不就是这类人吗?指标中等,才艺一流。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7-8 11:12
检测的指标 与你要达到的目的有必然联系才有意义,否则就不用检测了。 好音响因该是身心健康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8 11:23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7-8 11:25 编辑

好音响:指标好,旋律好,有感情。唯一缺点,可能价格很贵,超出经济承受范围。
我等工薪阶层,可能买不起。怎么办?音乐一定要听的,只能买便宜点的,那么指标就可能妥协,才能也可能妥协。这个时候就是有选择难题了。是偏向指标还是才能?因为不能两全。我选择才能,接受指标有点缺陷。谁让金钱不够呢?普通大众都是这个状态,钱不够,必须妥协,一生都在妥协中生活。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9 16:29
监听的指标与验血的指标一样,在一定范围内就健康。如:箱子+-3db就是健康。有的监听箱子可以做到+-1.5db,有的150—5000hz可以做到+-1db。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各种曲线组合,所以监听箱子声音也不统一。
但是线材、cd机、解码器、功放有监听吗?几乎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频响曲线是一条直线,指标好的无话可说。这就是科学得出的结论。
只有箱子和耳机存在“监听”这一说法,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频响曲线够烂,达不到一条直线,必须科学规范,给一个比较好的指标范围。这就是科学,理性,用数据说话。实际上目前的扬声器振膜根本发不出平直的曲线,也许若干年后有这种高级振膜可以做到,那个时候“监听”的箱子就会声音非常好听。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7-9 16:45
个人猜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7-10 19:08
监听,前提就是监听者的器材是正确的,监听者的脑海里面已经有了判断标准,分辨得出听到的是否正确。但我要问问,监听者,就算你的器材是世上公认的,有资格做监听的器材,但是,你监听的内容怎么知道对否?难道你知道它的原始状态?是你自己录制或参与录制的吗?如果都不是,也就没有了参照物,你又如何认定你监听的内容对不对呢?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7-11 20:16
某种意义上说,监听音响器材,与小提琴比赛时的评委给选手打分的情形差不多。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14 16:44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7-14 16:55 编辑

指标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指标是万万不能的。
指标还是必须要的,不能完全抛弃科学与理性,指标如人的骨架,情感如人的血肉,二者兼顾。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