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试听凌总最新制纯铜和银铜电源线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2 17:35
标题: 试听凌总最新制纯铜和银铜电源线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2 21:12 编辑

今天回家刚刚收到凌总最新研发制作的纯铜和银铜电源线,也正好在开机听音乐了,先热机试听开始。常州的发烧友可以联系试听体验。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attach]67[/attach]

[attach]68[/attach]



作者: 爱原音    时间: 2014-8-22 18:11
明天活动时正好带来试听啊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2 18:33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2 19:18 编辑

先对比试听纯铜电源线与西电旋律电源线。拿在手里首先给我感觉非常柔软,同样是纯铜材料,这款协奏曲电源线给出更鲜明和更密实的质感,重心更低更稳,并且旋律感更加展宽,帕尔曼的演奏似乎更具有老练娴熟的技艺,手里的那把木头尽情倾诉歌唱。西电旋律电源线给出的琴声则是轻盈跃动,富有诗意,更具浪漫气质。如果两者能够融合,将更完美。希望煲熟后的协奏曲纯铜电源线会将两者合二为一。协奏曲纯铜电源线刻画的舞台上的乐器组更具体更清晰更完整,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像一个憨厚忠实的汉子,他会做到他的全部实力。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2 19:11
爱原音 发表于 2014-8-22 18:11
明天活动时正好带来试听啊

好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2 19:55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2 21:18 编辑

听完了纯铜电源线,接着再听银铜电源线,还是在解码器上吧,看看相同理念的两种材料的电源线有什么不同的音乐再现。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8-22 20:39
银铜线是 合金呢,还是银线和铜线绞合。我认为后者更好。后者是一加一大于二,和而不同,取长补短;合金则是一加一小于二,合而趋同。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2 21:12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2 21:19 编辑

问了凌总,是银铜混合的。以后也可以加金银丝。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5 07:48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5 07:52 编辑

协奏曲银铜混合电源线的底盘虽然没有协奏曲纯铜电源线那样厚重,但整体的音乐气质更典雅,音乐表达也更轻松,音质的密度质感有上佳表现,音色纯净透明,细致动人。如果价格亲民,一定是发烧友的大福气,尤其是与作品电源线或西电电源线搭配系统当中使用,与器材取长补短,效果明显,非常超值。比如纯铜电源线给后级供电,增加张力和控制力,银铜电源线给前级供电,提升音乐气质。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8-25 10:19
胡版听感基本正确。同系列喇叭线也有同样特质,即铜线稳重,银线活泼,金银线高贵顺滑,三者音乐感都一流。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25 22:59
我的实际听感,铜线还是西电旋律线好听。协奏曲铜线没有超越西电线。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6 07:20
两条协奏曲电源线已经被老陈要去试听了,等煲了一个星期,周末大家再去听听,看看煲炼得如何了。小章有时间可以带PMC书架箱去听听,老陈想用他的小甲晶体管后级试试是否可以推得来。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8-26 17:00
那机器推的话没指望的,211,300B都不行
KT88还要电路设计的好,牛够劲才行
那天的八度前后级听傻掉了,有钱真好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6 17:39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6 17:49 编辑

能听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就成。钱不是问题,懂得才是最关键的。你这个PMC箱搭配凌总的作品4号估计效果不错,常州的发烧友当中老陈和许老师都听过作品4号。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9 16:47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9 16:49 编辑

铜和铜银混合各具特色,组合运用可以发挥各自特长。许老师已经到老陈那里体验过了,他说他回去听自己的组合音乐感与老陈那里有一定差距了,说明老陈系统的进步没有停止。周末活动后他要带到他的系统试听。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29 17:01
常州一群发烧友家里的声音,应该在世界上是平均水平之上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9 17:27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8-29 17:01
常州一群发烧友家里的声音,应该在世界上是平均水平之上的。

常州的旋律发烧友的音响系统一直在进步和提高,这是在大家不断交流和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而形成的正能量。而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旋律发烧友区别于其他发烧友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我们首先都是音乐爱好者,然后才是发烧友。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8-29 18:28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8-29 17:01
常州一群发烧友家里的声音,应该在世界上是平均水平之上的。

这话有点过了哟 呵呵
还是低调些更好啊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9 19:00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29 19:03 编辑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8-29 18:28
这话有点过了哟 呵呵
还是低调些更好啊

是啊,各人对音响的审美判断标准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同一套系统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感受的。我想,小王只是从他自身长年对各类组合广泛的实际聆听,再结合个人的感受的有感而发,并不能代表其他发烧友的看法。就我们常州来说,发烧友非常多,但流派的区别也非常明显。
作者: 爱原音    时间: 2014-8-31 11:04
本帖最后由 爱原音 于 2014-8-31 11:33 编辑

刚刚又在翔声胆机上反复试听旋律电源线与作品电源线,本来以为低端系统不会有什么差别。但是比较下来作品线通透度、柔顺度、细节丰富程度胜过旋律线等等其他咸菜太多了。作品线现在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31 17:47
爱原音 发表于 2014-8-31 11:04
刚刚又在翔声胆机上反复试听旋律电源线与作品电源线,本来以为低端系统不会有什么差别。但是比较下来作品线 ...

本地还有许多发烧友看不上,价格不高大上啊,使用会没面子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31 17:49
今天和许老师,杨哥在老陈系统再次试听协奏曲电源线。经过一周的煲炼,柔顺度好多了。

[attach]74[/attach]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31 17:52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31 17:53 编辑

[attach]75[/attach]



纯铜电源线给后级供电,稳重厚实密度充实,温暖通透,张力十足,灵秀并有活力。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31 18:01
银铜混合给转盘供电,提升整体的音乐气氛和高雅气质。两付电源线的旋律都非常优秀。在系统搭配使用效果提高明显。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5 20:32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5 20:33 编辑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8-25 22:59
我的实际听感,铜线还是西电旋律线好听。协奏曲铜线没有超越西电线。

关于这点,我有相似的看法。做电源线西电线的优点大于不足,与一般纯铜线不太拉开距离。如果是喇叭线和信号线,则差距就大了,西电线不适合单独做信号通道线材。
不知道是否准确。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5 21:38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9-15 20:32
关于这点,我有相似的看法。做电源线西电线的优点大于不足,与一般纯铜线不太拉开距离。如果是喇叭线和信 ...

西电线做信号线效果最一般,做喇叭线稍好,做电源线相对更好。西电电源线由于价格不高,配的插头也一般。换成纯紫铜声音还会提高不少,只要几十元。我就用几十元一付的欧雅的,声音很好。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5 21:52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5 21:53 编辑

欧亚德 假的吧 表示怀疑。 我觉得最好的还是老凌用那 乳白方插头 还有白电木的尾插。也有cc的紫铜的,但生猛,高频偏暗,没艺术气质。
以后器材全了在对比更可靠。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5 22:08
线材声音不同,主要是结构,同一结构就比材料。插件结构比较相似,所以就比材质。紫铜肯定比黄铜好听。紫铜有假的,就是回收的紫铜融化再做的,纯度也比黄铜好。当然最好还是品牌的紫铜,那个价格高,配西电浪费,配金银丝电源线还差不多。
作者: 爱原音    时间: 2014-9-16 22:37
今天把老陈的两条线借来了,把它们做总线,既从墙插到排插。试了几遍听感是协奏曲银线最好,旋律西电线第二,铜线。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22:45
爱原音 发表于 2014-9-16 22:37
今天把老陈的两条线借来了,把它们做总线,既从墙插到排插。试了几遍听感是协奏曲银线最好,旋律西电线第二 ...

作品金银丝做总线试了吗,讲讲听感。
作者: 爱原音    时间: 2014-9-16 22:48
作品线还没试,今天折腾了大概三个小时,明天再试了,你有空可以一起听啊。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23:11
你跟我不一样,我喜欢立即听最好的线,再慢慢降,这样比较结论更清晰。从下往上面升,好玩,但是浪费时间。所以你要三小时,我只要一小时足够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8 06:58
这个协奏曲系列发烧线的音乐味非常纯真,性价比超级高,非常适合像我和老陈这样的工薪族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9-18 07:24
我多年搞线材的精华都体现在这个系列里,使得原本手工个性的产品与半工业化相结合成为可能,目的就是为尽量多的音响音乐爱好者服务。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8 08:36
期待协奏曲喇叭线、解码器来到,把整个系统盘活。也还音箱一个真实的面貌。目前喇叭线、解码环节的确成了短板,造成严重误判。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8 17:40
还要旋律转盘,数码线等等配合。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8 17:49
桌面 电脑播放 ,别的齐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8 18:08
好奢侈啊。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9 09:30
发烧友 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呵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9 19:09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9-19 09:30
发烧友 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呵呵

有道理。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