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高档耳机频响曲线一般,不要迷信 [打印本页]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3 12:42
标题: 高档耳机频响曲线一般,不要迷信
高档耳机频响曲线一般,不要迷信。曲线没有优秀箱子好,正负5db以上,误差太大。其实耳机就解析力好点,比分频器设计不好的箱子好点。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3 12:45
发个akg812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3 12:48
akg701曲线,可以看出来100hz低频下降很快,所以没什么低频,一般耳放都推不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7-3 12:51
耳机越玩越失望,以后不会再买贵的耳机了,还是箱子好听。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7-4 00:05
声音不是看的,是听的,搭配很重要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7-4 00:08
每个器材都有自己的灵魂,都有各自的魅力,就看你如何去发掘,如果自己都不投入进去,何谈好于不好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7-4 08:10
耳机是全频喇叭,曲线不能做到像分频音箱那样平直。耳机的自然度和信息量是其特点和优点。小章又换耳放了嘛,上次的那个重量级大耳放推力和控制力非常了得,声音也平衡。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7-4 09:37
呵呵,这个耳放是我代理的,要多少有多少啊,全机挖铝,全平衡,电子电位器
推T1的好机器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7-4 09:51
上次那耳放跟这个是两个性格的,那个耳放推HD800不错,推那个K702也不错,K702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耳机,其实跟HD800的声音是很像的,缺点是直白了些,但是定位就是监听,没有办法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8 23:00
今天再次对比akg702耳机,发现这个耳机我买来听的不多,一共200多小时,高频的细腻度方面还有点毛刺感,显然是振膜没有煲透的感觉。可能是双层振膜,比较难煲。而另一个耳机深海hd518的高频却细腻,同样也只有200小时,单层振膜的耳机看来容易煲,像普通喇叭一样容易煲。上次对比518耳机旋律好,可能是这个原因。让我再把702耳机煲透,再看看到底有多好。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9 19:14
小章有好器材希望带来给大家分享。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9 19:14
小章有好器材希望带来给大家分享。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2 16:28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8-12 16:29 编辑

今天胆大,摩了耳机振膜,先在200元的深海hd201上面实验,坏了不可惜。这个耳机本来比akg702差不少,现在摩了,居然全面超越akg702,音乐感,旋律都好了,低频有点少,主要是口径只有25mm,也比702好,发财了。这个声音就是我一直最求的,音乐感的极致。马上动手摩akg702耳机,好了一听,声音接近完美。解析力更好,低频更丰满,最主要是中频好了,感觉频响平滑了,感情太好了,立马把深海hd201踩在脚下。akg702终于出来我要的声音了,超一流的解析力、感情、旋律、恰到好处的低频。自从买了几个耳机,没一个满意,还在后悔买了顶级akg702也不过如此,煲机几百小时也没用时,居然我找到的摩机秘诀。
从今天起,我可以真正享受耳机带来的乐趣了。又继续摩深海hd518,声音提高之大,难以想想,hd650肯定不是对手了,精致的声音。我的音响系统可以暂时休息了,现在耳机的声音比家里的系统声音好的太多,尤其是音乐味,旋律感。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2 16:42
现在在听深海hd518,比akg702好听多了,好的太多,看来还是深海hd518超值,低频、中频、高频全面超越akg702,犹如在听百万系统的声音。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2 16:58
akg702听钢琴协奏曲,明显低频少了一点,但是中高频那个美呀,没得说。摩过,就是脱胎换骨。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12 18:11
能摩震膜不简单啊,小王可上个图过大家分享劳动成果。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2 21:49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8-12 21:50 编辑

今天回家立即听自己的音响系统,声音感觉很垃圾,立即想关机。我这个系统今天以前觉得声音很好的,比没摩的akg702耳机好听多了,但是摩过耳机后,akg702耳机提升太大,声音太接近现场了。
终于可以不用听音箱了,自从女儿学钢琴,占用我的书房,我就向耳机系统转变,可是买了几个耳机都不满意,对耳机世界很不满意。后来看了耳机的频响曲线,发现根本不平,所以耳机不好听。摩耳机就是把曲线搞平了,指标更漂亮。
具体方法就不公布了,属于绝密。常州有朋友要摩耳机我免费。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13 08:02
热心肠啊,不错,有机会听听看。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3 14:04
耳机听大提琴还是不行,但是比6.5寸箱子还是好很多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3 19:10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8-13 19:12 编辑

今天回家又对比音箱系统,发现音箱声音有点粗,是线材一般,如果所有线材比较好,还是音箱好听,当然投入也非常大,功放必须甲类。耳机系统就容易的多,甲类耳放不过500元。许多人怪耳房不好,而不怪耳机,实际上耳机失真比耳房大几千倍。原来我的耳房一直以为一般,但是耳机摩过之后,耳房没变,声音可以提高几倍,所以耳机才是最弱的一环。当然,耳房更好也是好事。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3 21:46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8-13 23:56 编辑

如果音箱系统都用西电旋律线,那要4根,声音也出不来特别细腻的声音。如果音箱系统声音细腻如耳机,就要上更好的电源线如作品金银丝电源线,那个代价有点高了。所以玩玩耳机也是节约的办法。
现在发现世界耳机著名品牌,与那些做功放和音箱品牌一样,对旋律是不懂多少的,生产的耳机没什么旋律,还不如我改良的,都是一路货色。我现在可以说我的耳机是旋律耳机,不再是深海和akg了。他们只是单元加工厂,犹如西雅仕等喇叭单元加工工厂。深海如申仕宝单元,低频好。akg如德国伊顿喇叭,中高频还行,低频太少。耳机品牌其实就全频单元,加一个很酷的外壳。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14 08:16
关键是发烧友的水平,烧友的水平提高了,厂家也只能被逼着提高产品的水平了。而目前的情况恰恰不是这样,大多数发烧友还在迷信进口器材和贵价器材,看看音展报道就可见一斑。我们相信旋律的发烧友是不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批人?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7 20:06
今天下午逛南大街,顺便逛了耳机店,听了深海hd600、拜亚dt880,akg的q701,声音各有特色。dt880中高频非常好听,声音甜美,解析力高,低频非常少,比akg还少,可以说残疾。q701中高频也非常优秀,低频中等,还是比较少,是半残。hd600低频饱满,比较有形体感,音场好,中高频只能讲中庸,不优秀也不差。没有完美的耳机,要我选,还是hd600,综合能力比较好点。
我第一次直接比较三大品牌的高档耳机,这些耳机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明白了各个厂家设计理念,风格。也明白自己的需要了。买心目中要的声音,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世界名牌有的连低频都设计不好,不敢苟同他们的设计理念。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8-17 23:27
楼主对耳机的研究如此深入和痴迷,很好,支持你。我也曾想做你所做之事,但来不及。所以我现在还是用已经停产的AKG601。有机会到常州去听你的耳机系统并讨教。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8 12:54
我玩耳机也是没办法,家里书房太小,等发财了率先换房子,搞的12寸的箱子听听。
自从昨天对比了3款耳机,越发对耳机世界失望。各有特色,各有明显缺陷。dt880声音如5寸英国书架箱子,中高频清晰甜美,感情丰富,低频是永远没什么。q701耳机声音如6寸箱子,低频有那么一点,中高频也不错,但是没dt880甜美,感情也稍差一点。hd600犹如10寸箱子出来的低频,有点过瘾,交响乐场面宏大,但是中高频就很普通,跟普通10寸箱子的中高频一样,没优点没缺点。与玩箱子一样,只选一对,选hd600,毕竟是大箱子,好听。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8 13:07
我对耳机系统投入不大,是因为我心理还是喜欢音响系统,只要条件允许我立即就会不再玩耳机。所以不再投入更多金钱,耳机听过几款2000元左右的已经够了,对几大品牌也算有一定认识。耳机再好只能是甜品,不能成为主食的。
其实音响系统,再用凌总的高级作品线材,声音非常好听,比耳机系统好听多了。

作者: 西蜀浪孑™    时间: 2014-8-18 13:45
是的,线材和脚钉这些附件对系统声音至少有30%左右的改善,很多发烧友家中器材价值不菲,但就不重视附件的投入,尽管相比这种投入并不高,可带来的提升和变化是有耳共闻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8 17:13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8-18 17:15 编辑

今天再次对比了耳机,居然深海的hd201第一名。看来25mm的振膜够了,可能振膜小,感情好,摩过之后优点都发挥出来了。
hd201中高频清晰度,感情居然无敌,低频恰到好处。hd518的中高频没有hd201清晰,低频又多了点。akg702耳机还是有中高频的清晰度,感情一般,低频又不如hd201,最后一名。akg的40mm的低频居然输给深海25mm的振膜,也不知道akg怎么设计的。
今天的hd201,小提琴,男高音,女高音,协奏曲等曲目完胜昨天听的三大品牌耳机。难道40mm振膜太大,给设计带来了难度,有了低频,中高频却又丢了点。与喇叭单元设计的问题是一样的,小喇叭中频好。物理定律难以改变。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18 17:45
折腾好啊,也是实践嘛。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9 10:45
我来公布发烧耳机低频不够的原因:大耳机低频不够是因为它是短冲程设计,所以akg702耳机低频不够。深海也只是标准冲程,并不是长冲程,但是低频也够用了。
2000年开始至今,我玩过的耳机总共20款左右,但是以前玩耳机最多500元,直到今年才买贵过1000元的耳机。我玩过后淘汰的耳机,由于原价只要200-400元左右,所以卖不了几个钱,干脆拆了学习一下。所以我一共拆过十几款耳机,最大的发现是耳机的冲程不同。只有深海是+-0.5mm的设计。光森海就拆过5款,低频都很好,就是中高频真的太一般了,当年淘汰就是因为对中高频不满意。后来转向akg,买过akg420、450,中高频真的非常满意,低频也够用,但是比深海还是要少。所以决定上akg702耳机,以为低频不会·有问题,结果悲剧了。越是大耳机,你对低频就越敏感。如果是小耳机没低频你会觉得理所当然,不去追究,但是大耳机你就会追究低频。还好我解剖过多个品牌耳机,对结构了如指掌,基本可以断定是短冲程。为了验证一下akg的设计,拆了akg420耳机,也是40mm的振膜,一看里面,线性冲程只有0.1mm,所以低频不够,但是还有点。所以说设计师有的真的水平一般,一个普通大学生而已。看来世界上只有深海是低频不错的,但是他的中高频设计真的一般,要是中高频也一流,那其他品牌可以去死了。中高频好与冲程无关,与振膜的材质和加工有关,也是深奥的学问。如果akg702改成长冲程设计,拜亚也改成长冲程设计,我想立即买一个,因为他们的中高频真的比深海好。改长冲程太容易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9 11:35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8-19 12:55 编辑

我不但是拆耳机的高手,还是拆喇叭的高手。我1998年开始diy箱子,最早用惠威喇叭,声音还不错。后来发现南京喇叭声音比惠威好听,又买了南京喇叭diy。南京喇叭是纸盆的,比聚丙烯的好听,但是放交响乐大动态,就觉得低频少,还不稳定。玩了一段时间,又回到惠威,主要是我喜欢交响乐和协奏曲,不能离开低频。放弃南京喇叭,决定解剖。这是我第一次解剖喇叭,从此就喜欢上解剖了。发现南京喇叭是短冲程设计,只有+-2.5mm,6.5寸的喇叭只有那么一点低频,还不如惠威5寸的低频。所以南京喇叭注定要完蛋的,设计不对。南京6.5寸,8欧,92db灵敏度。如果改成+-5mm的设计,8欧,灵敏度就降为89db。所以6.5寸,8欧的,如果灵敏度超过90db,可以肯定都是短冲程设计,物理定律决定了。后来再玩飞乐喇叭,当时飞乐比银笛喇叭声音好,买来装箱一听,低频如南京,拆了,又是+-2.5mm的设计,所以这个牌子也注定要完蛋。那个年代都在推崇长冲程设计,低音猛就好卖,300b胆机还不流行。所以短冲程的品牌都死了,沦为代工工厂,也好,通过替国外加工,他们又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现在活下来的国产品牌都是长冲程设计:惠威、佳讯、银笛。听交响乐和流行歌曲都离不开低频,市场选择是正确的。

作者: 西蜀浪孑™    时间: 2014-8-19 12:08
长冲程和短冲程的低频和高频是有矛盾的,这跟全纸盆喇叭与橡皮边喇叭道理一样。甘蔗没有两头甜,看你侧重哪头。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19 12:58
最后的研究结果是,只有3分频才能够两头甜。但是好喇叭难找,分频器难做。所以选择2分频,就是要妥协。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19 17:49
长冲程是量,短冲程是质。看你喜欢哪个了。对于厂家来说,商业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一般消费者就只能跟着宣传买啦。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19 17:52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19 18:23 编辑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8-19 12:58
最后的研究结果是,只有3分频才能够两头甜。但是好喇叭难找,分频器难做。所以选择2分频,就是要妥协。 ...

可以搞电子分频,3路同相放大器分别推高中低3个喇叭,3路独立音量调节,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是非常考验用家的调节音量的水平。如果是左右声道分体独立的话,就是6路。摆在面前也有气派,像调音台。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20 15:55
今天摩akg450耳机,这款耳机单振膜。低频很好,以前我最满意的耳机,一直没有一款耳机全面超越他,所以我拿他做声音对照,放在最后摩。原包装的hd518低频比他好,高频比他差;原akg702耳机高频比他好,低频比他差。所以akg450一直是我听的最多的,我一直喜欢akg就是这个原因。由于几个耳机摩了,声音都超越了akg450,所以现在不得不动手了。动了小手术后看到了里面的振膜,很明显akg的振膜与深海的不同,硬而有韧性,深海软一点,韧性差一点。带上海绵套先听听。开机声音连跳3级,立马秒杀了我摩好的hd518和hd201耳机,这么好的声音,就不再继续摩了。再听hd518和hd201,声音又闷又软,低频软,感情淡。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今天算真正认识akg了,在振膜科技上面真的非常好,只要不是短冲程,一定是顶级的声音。深海的振膜真的不行,除了会长冲程,没什么亮点。那个hd518偏15度的设计,也救不了他,振膜不好怎么设计都完蛋。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深海像中国的惠威喇叭,冲程长,振膜一般。今天的研究结果又让我放弃深海了,还是akg450最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20 16:22
有人说akg701和702已经不是传统的akg声音,我算是明白了。akg450还是传统的声音,声音清晰透明,感情丰富,不缺低频。以后我还是回归akg的传统声音。深海一共玩过6-7款,中高频都一般,感情谈,听音乐旋律都一般。深海,我只能说永别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20 21:34
玩耳机到此结束,以后不会再随便买耳机了。继续弄音响系统。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25 14:04
耳机振膜与喇叭振膜一样,看来也是很玄妙的东西,看看频响曲线是参考,关键还是要听。喇叭振膜里面,许多振膜曲线比中档纸盆好看,但是实际声音没纸盆好听。铝盘的全频喇叭我有,曲线很美,人声和小提琴真的效果一般。可是耳机振膜在里面,看不到,所以买回来才知道声音,上当的可能性就很大。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8-29 09:18
耳机这么多年了,玩的人多,各家耳机都有大批用户,风格选择上面有很大空间。耳机1000档算入门,2000是昔日的旗舰,这档最好玩玩的人也最多,K701,6XX,DT880,990都是很经典的耳机,关键在于音源的搭配和充足驱动。这个1分钱一分货,没有惊喜,没有彩蛋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耳机,然后想着怎么去玩好,这个是乐趣。再上去就是3,4K最近出的一些现代次旗舰,声音一般会差于旗舰一个档次,反而很多烧友回去选择6K档得旗舰。耳机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要好效果,没有捷径,各家耳机我也算是玩了一个遍,各种折腾,乐趣自在其中。看曲线不如多听听,你看到了耳机的曲线,但是往往忽视了耳放的,这个很重要,歌德的曲线你能看?但是好听,就是好听。玩耳机,最重要的就是耳机本体,下来是驱动,然后是音源,最后是调整。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8-29 10:03
我是玩箱子的人,而且玩了这么多年,听了各种档次的,还是喜欢音箱的声音。尤其对音响系统研究这么多年,再玩耳机,反而可以立即发现耳机的缺点和缺陷。如果一直玩耳机,没听过好的箱子也许会不断投入,但是我已经发现耳机的缺点,这些缺点是深海和akg一辈子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可以断定等我老了,他们也不会生产出我满意的耳机。所以放弃也是早点省心。音响系统也有缺点和缺陷,但是这个都不是太难解决。老凌已经研究出来一些经验,另外我diy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只是我太懒,动手少。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9 12:09
章煜 发表于 2014-8-29 09:18
耳机这么多年了,玩的人多,各家耳机都有大批用户,风格选择上面有很大空间。耳机1000档算入门,2000是昔日 ...

小章说得有一定道理,说明还是具备一定的经验的。但是耳机与音箱还是有相当的区别的,各有不同的特长,使用上可以根据需要互相补充。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8-29 12:14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8-29 10:03
我是玩箱子的人,而且玩了这么多年,听了各种档次的,还是喜欢音箱的声音。尤其对音响系统研究这么多年,再 ...

音箱的最大特长是模拟再现出音乐厅的舞台感,一定程度上反映录音和演绎的原始面貌。如果用来欣赏音乐,当然是音箱最恰当。而耳机用来监听或者在方便携带外出使用上具有优势。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14:39
今天没事就继续摩akg450耳机,希望更上一层楼。因为其他耳机已经卖了,都不如已经摩过的这个akg450。结果第一次摩,效果最好,hifi性一流,音乐感也有提升。第二次继续,为了提高音乐性;摸完一听,音乐性有提高,hifi性好像有点下降。现在为难了,为了音乐性,继续!谁让大家都说音乐性比音响性好呢?第三次摩,一听,小提琴的音乐性又好了,可是乐队无力了,hifi性下降严重,虽然中高频更好了。这个经历告诉我们,hifi性是基础,是大楼的根基和框架,没有这个其他什么都白谈。音乐性相当于大楼的造型设计和内部艺术设计,决定了这个楼是否具有有艺术性和实用性,而不是普通建筑。总结一句话:玩音响离开hifi性,是扯蛋。玩好了hifi性再向音乐性进军,最终hifi性和音乐性一体,就是不再折腾的时候。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14:44
刚才这一个多小时,一直弄akg450耳机,现在声音已经严重走形,hifi性严重不足,乐队已经变形,声音好怪,垃圾般的声音。唯一的念头是这个耳机给摩坏了,只有抛弃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14:52
再次回忆摩深海hd518时的经历,也磨了很多次,前前后后总计有10次以上,每一次都是有提高,从来hifi性没下降。但是摩akg702耳机的时候,确实是第一次效果最好,后面几次hifi性又下降。难道2个品牌设计有什么不同?我玩喇叭这么多年,进口和国产都一个摩法,从来没有不同。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15:05
为什么深海次数越多,效果越好,而akg不是?幸亏我拆耳机无数,只要我拆过的耳机结构都记得,回忆了一下,耳机的内部背面不同品牌其实都差不多,就是开放式和密闭式,没什么不同,不像箱子还有不同吸音棉,耳机背面什么都没有。唯一不同就是正面,振膜对耳朵的一面。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15:25
其实hd518的前面板与hd600,650,700,800都是一个样子,也就是说是深海的最佳设计了,看家本领了。而akg的耳机振膜保护的前面板五花八门,难道akg还没有悟出什么?不否认akg的振膜比深海优秀。前面hd518耳机我无论怎么弄就是没akg的好听,就是输在振膜上面。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6 17:01
看来音响的学问很深很深啊。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6 18:45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6 18:50 编辑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9-16 14:39
今天没事就继续摩akg450耳机,希望更上一层楼。因为其他耳机已经卖了,都不如已经摩过的这个akg450。结果第 ...

“这个经历告诉我们,hifi性是基础,是大楼的根基和框架,没有这个其他什么都白谈。”

强烈顶你这句话。作为音响,首当其冲的就是音响性,音乐性是在此次基础上的高级提升,就像人的硬件肉身强壮,更要有思想艺术等软件优秀。这样综合起来才是完美的人。
音响性是形式,音乐性是内容。前者为后者服务。脱离音响性谈音乐性是无本之木。脱离音乐性谈音响性是本末倒置,那音响性也只能是低层次的东西。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6 19:59
又在谈音响性与音乐性了。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6 21:58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7 11:38 编辑

虽是老调重弹,但是,这是发烧的大方向问题,很重要的。呵呵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22:51
我突发奇想,能否把深海的看家本领用到akg上面,再加上akg的振膜技术,就是完美的组合。反正耳机声音已经不能听了,虽然中高频很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6 23:05
立即动手,方法很简单,就是用透明胶带,仿照深海hd518的挡板外形,把该封住的封闭,该开放的开放。几分钟就搞好。再听,声音改善巨大,hifi性又回来了。低频之猛烈,不可思议,远超hd518,hd600。谁说akg缺低频,现在又太多了,低频可以用气势如虹来形容,如洪水泛滥。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00:36
以前把hd518开到声音耳朵受不了,看振膜的振动,发现振膜几乎不动。但是深海的装配工艺是不错,确实是长冲程。akg的就是短冲程,但是现在振膜不动,声音就很大了,看来耳机短冲程也够了。低频好坏,看来不完全是冲程的事。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7 07:04
看到振膜动,那频率很低很低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7 07:08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9-16 21:58
随时老调重弹,但是,这是发烧的大方向问题,很重要的。呵呵

好的,大家继续谈音乐性和音响性的话题。只要道路正确,叫啥路名都可以。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09:10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9-17 09:11 编辑

现在我能够把akg的低频弄到比深海还好,显然已经知道秘诀了。现在好后悔把akg702耳机卖了,这个耳机双层振膜,声音清澈无比,中高频妙不可言;就是低频不好,整个声音不平衡有点走样。如果我早知道这个摩机秘诀就好了,akg702就成为无敌耳机了,akg的双层振膜确实是好东西,其他牌子的声音是比不了的。以前以为低频少是双层振膜难煲,现在知道原理了,根本不是这个原因。看来以后再买个akg601耳机,再次享受双层振膜的优点,顺便摩一下,把低频给搞好,成为顶级耳机完全有可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09:24
昨天akg450耳机低频太多了,使我感到提升耳机低频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昨天晚上就开始衰减低频,慢慢减,降到刚刚好,与中频完美过渡。现在的akg450耳机可以说声音美妙无比,三段平衡,犹如现场聆听,hifi性与音乐性结合的如此完美。比我以前听过的任何一个耳机都好太多,可以忘记一切物理指标,安心听音乐。下一个目标就是双层振膜耳机,中高频声音还可以提高一个档次,这样就可以金盆洗手了,遨游在美妙的音乐海洋之中。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21:31
今天发短信给买我的akg702耳机的人,说你如果推不好这个耳机就还给我吧,结果那个老兄说声音非常好,很喜欢。看来只有继续买耳机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7 21:49
耳机终究是过渡,最终还是音箱好啊。刚刚在杨哥家听了音乐回来,新版作品12号现在模拟味真好。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7 21:52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9-17 21:56 编辑

想不到音箱也能“提供”模拟味。另外杨哥试了作品26号电源线、协奏曲银铜电源线、协奏曲纯铜电源线分别做总线从墙插给排插供电,虽然3条电源线的音乐味都非常优秀,但作品26号插上后就拔不下来了,那种完整的泛音和金碧辉煌的场面感,真难以抵抗。尤其是杨哥原来的黄色粗铜电缆就完全无法听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21:59
我早就说了电源总线最重要,一定要用最好的线。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7 22:03
杨哥现在的新版凌氏作品12号提琴木音箱,又要比5年前的老版作品12号有了非常大的飞跃和提高,也更加远远抛离那些进口名箱了。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7 22:08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9-17 22:11 编辑

看来老凌从来没有停止对音乐与音响的钻研和攀登。今天又有了一个想法,很想听听凌总的意见,就是是否可以试制铜箔加金银丝的喇叭线,就是新版12号内部那样的组合。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7 22:12
可以预见,一定会比作品28号喇叭线更理想。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7 22:18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7 22:24 编辑

记得从常州回来,与老凌交流,我就说过,那么多的细节、环节都没打通,cd的声音远远没有播放好,现在就说cd不行为时太早。现在的录音技术应该有这自信。所谓模拟味就是信息量大。cd的信息量未必少,后端的损失太大了。同时我认为,模拟味和音乐性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分为保真的模拟味和失真的模拟味。当然前者是正确的。后者市场上也大有其存在的。


作品电源线的表现使我感到,我的12号还是大有玩头,只待条件成熟,早点听听真实的实力。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22:24
做这个类型的喇叭线会成功的,只要正负极分开独立,就是做成独立4根线。这样线拉开一定距离,就没什么极间电容了。高频就会完美。最忌讳正负极做成一根线,靠得太近,电容极大,高频严重衰减。希望老凌试试,也是一种向更高目标的探索。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7 22:29
胡敏强 发表于 2014-9-17 22:12
可以预见,一定会比作品28号喇叭线更理想。

我提的时候,老凌说过,喇叭线的电容太大,容易功放自激,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我很可能就不考虑了。但铜箔的信号线那是一定要的,咽喉要道啊。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22:32
做电源线也会成功的,只要屏蔽厚点,当中填充厚一点的珍珠棉,声音一定超越现在的作品金银丝电源线。杨哥可以先让老凌试试,成功就升级成铜箔金银丝电源总线,那个声音肯定有巨大飞跃。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22:37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9-17 22:29
我提的时候,老凌说过,喇叭线的电容太大,容易功放自激,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我很可能就不考虑了。 ...

自激是老凌以前设计不对,他把正负极做在一根线里面,这种设计只适合普通圆线。铜箔一定要设计成独立线,距离拉开5厘米以上,就完美了。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9-17 22:40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9-17 22:24
做这个类型的喇叭线会成功的,只要正负极分开独立,就是做成独立4根线。这样线拉开一定距离,就没什么极间 ...

这个问题是个问题,新德克铜箔喇叭线就是电容太大,倒不是高音损失的问题,主要还是对功放要求苛刻了。所以我后来又搞了FS-5的专利箔式喇叭线专门来解决电容大的问题,结构就是正极用很多0.4x0.8小铜箔立起来与负极的两个宽铜箔呈垂直,以减小极间电容,实际也证明很有效。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电容跟跟普通喇叭线比起来也还是不小。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22:44
杨哥家的器材都比我的好,但是就是高频不好。由于我最近研究电源线,所以一眼就知道家里总线是罪魁祸首。污染了系统,后面的器材高级没用,改善不了源头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7 22:51
喇叭线的终极设计就是正负极完全独立一根,这样可以容易拉开距离,这是顶级线材惯用手法。正负极做在一起只是方便消费者,容易使用,不会太烦,也看上去干净。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9-17 23:09
也许,四分体是个办法,但结构和使用方法要考虑下。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00:19
我几年前就做过实验,2根秋叶原的1平方喇叭线,2米长。由于秋叶原的线是正负极连在一起的,就撕开一根,分别对比声音区别。能够明显听出撕开的喇叭线声音更好,高频延伸更好。所以我早就知道2根线太近是不好的。何况还是圆铜线都听得出区别,铜箔肯定更明显。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8 06:51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9-17 22:18
记得从常州回来,与老凌交流,我就说过,那么多的细节、环节都没打通,cd的声音远远没有播放好,现在就说cd ...

等待青竹兄更多的实践成果。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8 06:55
我觉得小王的想法很有价值,凌总可以尝试铜箔金银丝组合4分线喇叭线,两条热线,两条冷线,一热一冷独立运用。这个4分喇叭线,也更发烧,效果当然更理想。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8 08:45
那干脆,所有的喇叭线都做成四单根算了,至少有这样的可选。发烧不就为声音吗?麻烦点,线乱点,都没关系,怎么整线也是很多很乱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09:09
普通喇叭线就是做成4根,也比不过优秀线2根的。喇叭线4根对高频改善不超过5%,如果优秀的线超过你50%,低档线你再折腾都没有用。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09:14
铜箔线最难是防锈,如果自带绝缘最好。不带绝缘,你就太烦了,成本太高。其实只要正宗无氧铜的铜箔带绝缘就很好了。还有铜箔厚度不要超过0.1mm,超过声音就下降了,就意义不大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09:40
再谈谈做4根线改善有多大。就以前秋叶原喇叭线的听感:小提琴泛音更好一点,人声帕瓦罗蒂感情更丰富一点;交响乐高频延伸又多点出来,清晰度提高一点,乐器定位也清晰一点。改善在5%左右,中低频的改善几乎听不出。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09:58
谈一下在音响展抢好房间的个人建议:电源总线这么重要,那么在任何场合都不能忽视,尤其音响展,直接展示你的成果的时候,不然会影响你的销售。音响展一般在宾馆举行,哪个房间电源总线声音最好?答案显然是离宾馆总电表最近的。一般总电表在1楼,就抢1楼最近的房间。但是一般一楼都是大堂,不能用。你就看楼层,如果在4-5楼开展示,那最佳显然是4楼靠楼层电表箱最近的房间。如果被大客户定了,就抢5楼靠楼层电表箱最近的房间。同样的器材肯定在这种房间好过其他房间,离电表箱太远的房间,声音已经下降太多,上帝也救不了你。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8 10:37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9-18 09:09
普通喇叭线就是做成4根,也比不过优秀线2根的。喇叭线4根对高频改善不超过5%,如果优秀的线超过你50%,低档 ...

咱们的现在和今后谈的,就是好线材啊,或者就是谈老凌的线,差的根本就不用考虑了。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9-18 10:40
胡敏强 发表于 2014-9-18 06:51
等待青竹兄更多的实践成果。

我也只能是边实践边思考,最后结果是否如预想那样不好说,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目前 cd 声音 远没有被挖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17:16
昨天买了美行全新akg612耳机,不想买二手,今天顺丰下午到货,煲了一会儿就听听到底素质怎么样。拿出几段常听的音乐,只要几分钟就初步断定,改良非常成功。这个耳机是最新的pro版,针对以往的老版提升了3db的低频,低频与中高频衔接的非常好,低频再也没有残疾的感觉,刚刚好,不多不少。比akg702低频多一点,比深海低频少一点,非常到位的低频。深海的低频真的太多,影响正常听音乐了。akg独家的双层振膜声音就是不一样,声音清晰无比。这次买的对了,完全不要摩机,只要煲机就行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17:20
我摩了半天的akg450耳机,在612耳机目前居然是一耳朵就败了。低频差不多,中高频akg450是单层振膜,明显浑浊,线条不清晰,完败。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17:25
现在akg702的改进型号是712pro,低频提升了3db,也该也更好。但是比702耳机贵不少。现在可以肯定深海的hd600系列不一定是对手,他的中高频比不过akg的。相信厂家,买改进型号没错,幸亏没有网上买二手老型号,没低频还要摩。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8 17:27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9-18 17:28 编辑

:lo这些耳机的旋律感如何,小王分别介绍介绍。老凌说601的旋律比较好,不知其他的耳机如何。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17:31
买了这么多耳机,终于有一款满意了。就是akg612pro,相信这一次可以听很久了。hifi性很好,音乐性很高,声音透明度一流,太超值了,向大家强烈推荐。美行,850元,中国制造。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17:34
akg601网上说低频不够,所以不敢买。买了601的改进型号612,601已经停产没有了。有了低频,保留了601的原优点,旋律一流,绝对买了不后悔。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8 17:39
祝贺找到旋律耳机,以后可以安心听听音乐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22:16
akg的这一次大耳机的改良,非常成功。让我再次喜欢这个公司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公司,不断改良自己的产品,始终向音乐性上提高,总是给发烧友带来惊喜。也许是奥地利是世界音乐之都的原因,产品的音乐性始终非常好,这个是最大特点。可能以前太关注音乐性而忽视了hifi性,现在他明白了,hifi性有了。从akg612耳机开始,可以称得上是旋律耳机了,以后的产品肯定更好,因为akg已经完全醒悟了。hifi性与音乐性的完美结合,就可以独步天下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8 22:22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9-18 22:33 编辑

劝各位发烧友不要贪便宜买老款的产品,如akg601、701、702。我是玩过702的人,是hifi性有缺陷的产品,用高级耳放也没用。要买最新的产品,如612、712、812。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9-19 13:26

AKG现在这个状态,你反而喜欢上了,呵呵,所有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你之前的那只K702,是当时的旗舰,但是,是监听旗舰,公认的素质可以,听感较差,而且高频较难控制,易推性也一般,但是推好了是全面性的耳机,相反的民用旗舰K701,素质相当,但是乐感好了一个档次,但是其易推性相当低,玩好很不容易,但是推好也是相当好的一只耳机,其风格非传统AKG调音,调音算是AKG一次大的改革,偏现代,偏HIFI,但是还是受到广大烧友的喜爱,算上上代AKG大受欢迎的一只耳机。相反,702不是那么受待见,毕竟其定位专业监听,缺了些感情。只有喜欢老AKG,那么AKG K601是上代的唯一传承,素质一般但是听感淡雅,音乐味是那种没有偏颇的,淡淡的,但是极其耐听,并非一耳朵惊艳,但是确实可以长时间聆听的一只好耳机,是K501的传承。再说其易推性,和701一个德行,要推好很难。
K702 65TH 这个属于AKG被哈曼收购后的一个混合产物,在保留传统AKG中频特质的基础上,完全放弃AKG传统音色,高频暗,低频厚,有冲击力,可以说是AKG一只森海向的耳机。淡好在其素质颇高,声音整体没有缺陷,又打上旗舰和限定版的旗号,一些初烧很是喜欢。
K612,完全说应该是K612 PRO,定位也是专业监听,在K601原有声底上,加强了2端延伸,但是正因为如此,原有AKG独特的韵味,也被破坏,素质高了听感差了。
至于712和之后的812,我已经没有兴趣了,被哈曼这么一搅和,现在的AKG远非那个传统AKG。
以上是我对这些玩过的耳机的一个总结,其实算是我最喜欢的耳机厂,K314P和K319没有说,因为是耳塞,但是我认为也是老AKG的传承,319已经停产,314P稍稍妥协于大众不过确实是廉价又性能超高的产品。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9-19 19:08
章煜 发表于 2014-9-19 13:26
AKG现在这个状态,你反而喜欢上了,呵呵,所有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你之前的那只K702,是当时的旗 ...

是经验之谈。赞一个。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9 19:29
akg612其实低频加强后,有点像深海,但是低频没有深海足,恰到好处。我就喜欢这种低频,不破坏乐器的型体。702破坏了乐器的型体,大提琴和钢琴都变形了。一个美人如果老是说别人坏话,谁会喜欢702。我追求真实,相信进化,相信大厂的实力。612网上反映声音不甜,确实如此,改了这个毛病还是很好的。因为他的插头用料太差,所以声音不甜。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9 22:26
网上有人用akg701、702对比612,说612声音干,冷。从音色上面是这样,这是与高级耳机比的结果,与其他中档比还好了。我下午把原因找了出来,3.5的插头含铁太多,吸铁石吸力好大。这个是一体化的插头,换不了,除非剪刀剪了,自己焊。含铁多,声音就会干,冷,泛音少。702耳机插头吸铁石就几乎吸不住,音色就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9 22:38
耳机其实与箱子一样,根本没有什么风格之说。正确的声音只有一种,就是原音,设计师无法准确还原,声音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声音出来五花八门,发烧友给这些五花八门的声音取了各种名称,有了各种风格。实际都是不同的错误。如果耳机厂完全能够做对声音,应该所有牌子出来的是一样的,就不存在风格。风格就是偏差,偏高频,偏低频,偏中频。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9-19 23:04
耳机厂家把声音好,失真低的耳机定位为“参考级”,代表了那个时期最高水平。既然是参考级就可以用于民用,也可以专业用,不受限制,也可以监听,属于全能。没有参考标识的耳机就是偏差比较大的耳机,可以偏高频,低频,流行等。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