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刚刚买了参考小箱ATC7mk3 [打印本页]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1:22
标题: 刚刚买了参考小箱ATC7mk3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9 13:59 编辑

自从发现魔雷29高音有缺陷后,发现还是要买个声音没什么缺陷的箱子做为家里的参考。箱子不要多大,关键是要中频好,高低音喇叭衔接完美。国产的牌子不要,因为喇叭单元都用的非常贵,但是分频器都做不好。进口的牌子,凡是用魔雷、单拿高音喇叭的一概不要。国外牌子的小箱子要中频评价较高的,公认的型号。经过我筛选,又亲自听过的就只有3个型号符合标准。3个分别是罗杰斯3/5,斯奔达3/5,atc7mk2。罗杰斯3/5老货太贵,做工也一般,放弃。斯奔达3/5,做工不错,还行。atc7mk2,我亲自听过, 别人调到最佳状态,女声还不错,但是没有3/5好听,但是也可以听,没有别人说的不行,其他都是不错的。2014年,ATC出了scm7的第三代,高音由老板亲自设计,低音与分频器也改良提高了,2015年网上开始有这个小喇叭的评价了,一边倒的叫好,比第二代提高不少,高音好听许多,没毛病了。考虑了几天,决定放弃斯奔达3/5,因为这种工艺我也可以做出来,不稀奇。ATC的低音喇叭是独有的,做工是近乎疯狂的,出于对设计师的这种认真的精神的尊敬,决定买ATC7mk3。网上几个店还还价格,最后买了港行的英国原装的,各项费用6500元,付款后3天箱子到家。后面再说说听感。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1:28
急着买箱子是因为目前没箱子好安静的听一段时间音乐,还有一个原因是马上自己的生日到了,送自己一个生日礼物。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3-9 13:20
呵呵,佩服哥们儿的发烧精神。 非常期待,atc是 到底神到哪步。不过你的声源和功放配得起没有啊。好好伺候哟。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4:05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9 14:16 编辑

atc7mk3箱子昨天晚上开箱试听,原包英国产,做工精美。小箱子不大,5寸的箱子,重量有6.5寸箱子的分量。最重的就是那个5寸单元了,超大的磁铁,超大的导磁板。买这个箱子的最大目的就是:以他为目标,做个箱子可以超越它。放在家里可以天天比。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4:30
第一代atc7:我听过,三频均衡,声音干,不是太好听,不喜欢。可能听的是珠海的国产组装的,就是网上说的假货。
第二代atc7:我听过,三频均衡,声音有点甜,女声也不错,还是有点喜欢这个声音的。第二代都是英国原装的,没有国产的,声音比第一代好一大截,可以达到经典的标准。
第三代atc7:我没听过,就直接购买了。这样不算冒险,毕竟听过第二代的声音,心理有数。
昨天晚上开始初步试听,由于是双线分音,有4个接线柱,高低音用黄铜镀铑的片片连接。按照网上大家都把喇叭线接在低音柱的习惯来评价,看看网上的评价到底有没有吹的过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4:59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9 15:01 编辑

喇叭线接在低音柱的评价:三频均衡,高低音喇叭衔接的很好,中频很好,没有问题。解像力很高,细节多。这个声音出来,我终于放心了,不亏为世界一流监听大公司的产品,没什么缺点,听什么音乐都平衡。由于是晚上,不能音量大,所以低频就不考虑了,选了5张唱片测试效果,分别是小提琴协奏曲、爵士钢琴、男声、女声、大提琴。在热身半小时后开始初步评价:1、大提琴不行,小箱子放不好,只是微微有点效果。2、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音有点干,解析很好,没有什么美感,乐队到很好,音场很开。3、男声:还行,只能说一般。4、女声:邓丽君的声音很干,非常一般,不能继续听下去。5:爵士钢琴:声音还行,现场的感觉可以,声音有点干。这个评价与网上那些版主的评价非常不一样。因为他们评价的其他器材都比我们高级,所以声音不会干。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5:12
下面换喇叭线接高音接线柱试听:1、大提琴不行,小箱子放不好。2、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音不干,甜美了,高贵了,解析很好,乐队一般,音场很开,低频没多少力度了。3、男声:不错,没问题。4、女声:邓丽君的声音不干,甜美了,可以继续听下去,低频力量不行了。5:爵士钢琴:声音高贵了,现场的感觉可以,低频差了一点。可以初步总结以下,高低音的连接片是罪魁祸首,必须换。不然喇叭线接哪里都声音不好。下一步找好的铜线代替它。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5:24
atc的新高音有多好,我没感觉出来,没觉得有多优秀,也没什么缺点,声音比一般的高音自然圆润。甜美细腻的程度不及魔雷29,魔雷29的严重缺点atc都没有。论综合打分,这个高音喇叭分数在魔雷和单拿高音上面。atc老板亲自设计的高音还是不错的,旋律感很好。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3-9 15:26
这款箱子 是闭箱吗。  还改成单线接线吧 。看看里面接线是否螺丝拧紧的,如果是,那可必须焊死。

要狠劲 煲的 ,五百小时后再说。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5:32
必须说的是:atc7mk3如果比人声,还是不如罗杰斯3/5,斯奔达3/5。只是差距在缩小,还差2个等级。如果要人声一流,atc要2万左右的才会好。入门的小7如果与贵的一样好,那贵的就卖不掉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5:38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6-3-9 15:26
这款箱子 是闭箱吗。  还改成单线接线吧 。看看里面接线是否螺丝拧紧的,如果是,那可必须焊死。

要狠劲  ...


这款箱子是闭箱,在我书房10个平方,低频不觉的少。我不喜欢太强劲的低频,我只要把中频和高频煲好了就可以了。20-30小时就可以稳定了。我的甲类10瓦小功放推这个箱子很好,非常有音乐味。如果甲乙类就差许多了,我不会用大功率推这个箱子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6:15
光比人声,atc7mk3还是不如罗杰斯3/5,斯奔达3/5。但是再比其他方面,罗杰斯3/5,斯奔达3/5就不一定赢了。看你侧重哪个方面,论多面性,肯定atc7mk3要好一点。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6:35
小王没给朋友们说起要买箱子嘛。是要买一对厂家成品箱比较可靠。不过就小王的要求和标准来看,进口音箱6500元应该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这个价格不如选一对二手1201,性价比要高得多,而且声音的全面性,搭配的宽松度都要好的多。6500元投资这个小音箱有点不可理喻。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7:03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9 17:11 编辑

家里面积不够,不然早就上1201了,12寸大箱子是我的最爱。但是现在房子条件不允许,我难道就不听音乐了。总不能老是打光棍,总要弄个箱子听听。买这个小箱子,不叫投资,叫研究投入,做对比,做参考。我要自己做个箱子超过他。当超过这个箱子,我就听自己的箱子,atc7这个小音箱就可以卖了。网上我这个箱子相当抢,亏一千元,就可以卖了。相当于投入研究经费一千元,这也是一种玩。总之,我所有的玩法都是在旋律再现的理论指导下的,追求更高、更好、更完美。有明显缺陷的东西我是不会买的,我喜欢缺点少的东西,样样80分就可以了。我不喜欢一门科100分,另一门课只有50分的人。我听的音乐比较杂,对器材必须没有短板。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7:06
按你现在的水平和要求早超过这个箱子了。这个箱子怎么可能满足到你呢。完全不符合逻辑。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7:15
胡敏强 发表于 2016-3-9 17:06
按你现在的水平和要求早超过这个箱子了。这个箱子怎么可能满足到你呢。完全不符合逻辑。 ...

我现在做的6.5寸的箱子,用的魔雷29,整体比atc7好多了,应该说好听几个等级,但是他有缺陷,不全能,有些唱片不能听。现在不急着动手做箱子,就买个现成的听听。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7:17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9 17:15
我现在做的6.5寸的箱子,用的魔雷29,整体比atc7好多了,应该说好听几个等级,但是他有缺陷,不全能,有些 ...

这个说法就更不符合逻辑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7:32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9 17:36 编辑

魔雷29高音在5khz以下有缺点,你听了这么多年,发现没有呀?我不讲,不拿唱片对比,一般人真的听不出来。我也是听了2个月才发现的,以前觉得还好。对比发烧耳机akg601就发现是大缺点,有时候听耳机可以练耳朵的。当然耳机也不完美,但是中频还是有绝对优势的,毕竟全频喇叭。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7:37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9 17:32
魔雷29高音在5khz以下有缺点,你听了这么多年,发现没有呀?我不讲,不拿唱片对比,一般人真的听不出来。我 ...

这个要通过仪器做专业测试一下的。实际上厂家都会通过专业测试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7:39
你的箱子我没有听到过,但是杨哥的作品12箱子没有听到什么5Khz以下的问题。几时带你做的箱子来杨哥家对比听听看,是否是同样的情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7:41
当然,也有可能你网上买的单元有假。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7:42
或者你在群里发个视频看,我来听听。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8:10
胡敏强 发表于 2016-3-9 17:41
当然,也有可能你网上买的单元有假。

单元肯定真的,中国总代理买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8:12
不一定的。不过做一下专业测试倒是非常有必要。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8:13
群里发个视频听听看。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18:24
我来告诉你们哪两张唱片会明显暴露魔雷29的缺点,一张是穆特的卡门,只要能把第一首播放好,没有问题就过关。不要说这张唱片录音有问题,耳机里听没一点问题,旋律感很好。如果你家里不好听,不要怪穆特,要怪你家里东西不行。第二张唱片是爵士百年4张一套里面的第一张钢琴,旋律很好,耳机听完全没问题,只要能第一首完全过关就行。不要说这张唱片不好,是你家里东西有缺点。你们试试看呢,都没问题吗,不可能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8:30
几时实际听一下,对比一下再说吧。这里干巴巴的没有听到任何声音确实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8:32
周末把你做的箱子带到杨哥那里对比听一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要实际听到才知道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9 18:35
最好把你的系统带去听听看,不然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实际情况。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21:13
ATC的低音喇叭做工太牛了,对于我这种喜好研究单元的人,不玩一下,太可惜了,这种喇叭要是外卖就好了,可惜不外卖。所以只能买他的箱子,有什么办法呢。刚刚研究一下英文说明书,用的扁平无氧铜线做线圈,带来较低的阻抗变化,更有利于功放推动。也算优势之一。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9 21:25
这种箱子最好是小甲类功放,慢慢欣赏音乐,用大功率甲乙类听大动态是没意义的事。单300B甲类也可以推这个箱子。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3-9 21:54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6-3-9 21:55 编辑

5寸还是5.5寸 ,如果后者,十几平方会有好声音的,只要内部无压接,绝对值得把玩,我猜猜完全煲开人声狠毒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00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9 21:13
ATC的低音喇叭做工太牛了,对于我这种喜好研究单元的人,不玩一下,太可惜了,这种喇叭要是外卖就好了,可 ...

这样设计喇叭的思路就是渣土车工程师的设计,没想到连小王这样高要求又懂喇叭音箱设计制作的资深人士也会被骗。这个设计对于喇叭来说有什么实用性的实际好处吗。当然除了好看,可以欺骗外行而已。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样设计的声音很沉很慢,低音部分很没有细节微动反映的。难道惠威的D系列还没有接触过吗。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02
所以他只能做闭箱。但即使是闭箱,就可以掩盖他本身的设计问题吗。对于喇叭来说。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07:03
我量了喇叭直径,按照常规称可以说是5.5寸。就振膜直径而言,近5寸。与五寸喇叭差不多。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04
更何况对于旋律的要求来说就不提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06
这个问题以前都讨论得非常透了。怎么会以进口6000元的箱子做标准,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声音,哪里用得着买回来研究。当然支持解剖解体一看真像。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13
想想老外有时真的很傻。什么都以为要大要多才过瘾。所以洋人始终没有二胡家,琵琶家,古筝家,竹笛家,京剧大师,而我们可以轻易出小提琴家,大提琴家,长笛家,甚至歌剧演唱艺术家......所以洋人始终不明白,刘德海的一把小小的琵琶怎么可以抵到他们上百人的交响乐的规模动态和艺术感染力,甚至更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07:23
如果这个箱子拿去与提琴箱子比,90%的场面会输。直到某个乐器的声部频率常出现在2-3kHZ时,才会发现问题,如果频率上下转换快,也许听不出来。单比人声肯定ATC必败的,真的只能说这个小箱子人声只能给60分,对于听流行歌曲的人肯定不要这个箱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31
说反了吧。这样的设计应该是更适合电子乐器。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07:36
Atc的喇叭与单拿和惠威的D系列不是一样的设计,不要瞎说。ATC是短音圈设计,与一般的长音圈不一样,质量轻,振动快。相当于放大的高音喇叭设计。惠威D6为什么声音会差,你不知道原因,惠威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在2000年就知道,已经过去16年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43
哦,还是你搞错了。算了,不谈这个了,到时带来实际对比听听吧。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07:44
作为做箱子的人,要多方面了解各种单元,集各家之长。ATC的低音不外卖,只能买箱子。对于不做箱子的人,不须要了解这些,只要会听,用人民币投票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7:45
你那就期待小王解体这个喇叭吧。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07:52
我买箱子时,网上没有箱子内部图,找不到一张。付款后总算找出几张,估计中国买家不舍得拆。我把分频器图贴出来就是要大家看看用料,非常一般,不好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8:26
厂家应该舍得拆的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8:29
单元没有销售量吧,有需求为什么不供应市场呢。也许可能是音箱的利润空间更大更多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8:32
周末把你的系统带来杨哥那里听听看,同时对比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实际情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8:48
对了,小王是如何判断这个喇叭的冲程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09:20
我不会因为买的atc的喇叭就不说他的缺点,我们要客观分析,我又不卖喇叭。对于全面分析箱子的优缺点和技术秘密是非常必要的,对我们买箱子或做箱子都是非常有利的。我说的秘密远比网上那些大烧还多?比陈瑛光这种人还要深入一点,他不懂具体的技术,只会玩文字游戏。
常规的喇叭网上公开的秘密已经够多够全面了,我也是这么学习的,新华书店也有扬声器的制作工艺的专门书籍,没多少秘密。现在要研究的是那种比较少见,有独门秘密的东西研究,全世界都公认atc的技术非常牛逼,那就研究一下,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9:29
哪个喇叭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是你能够接受什么缺点和优点。至于说所谓的杂志上说的公认的牌子太多太多,我们不可能一一花成本和时间精力去研究它的真伪。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广泛多听多接触多学习,而不是简单单纯去接受哪个公认。平时这个我们也讨论得非常透彻了。基本也是常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09:38
总之,以某喇叭音箱做标准,再去做音箱,这个音箱即使做出来也肯定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小王真正要想自己做音箱成功,还是要有自己内心里的属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而不是以进口6000元的音箱做标准。当然,买来使用是正常的,但是千万不可做标准。不要说6000,就是60000的音箱都完全不能作为标准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09:57
用哪个箱子做参考我还不知道吗,10个指标,我只要1个,其他9个我都超过他了。你以为我会拿他做全面参考吗?我又不是刚刚发烧的人。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0:50
罗杰斯3/5,低音喇叭冲程+-2.5mm;斯奔达3/5,低音喇叭冲程+-3.5mm;atc7,低音喇叭冲程+-5mm。网上看来的,不知道真假。听听小音量的,不要在乎这个数据。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3-10 10:53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6-3-10 10:56 编辑

不用争论了,有实物在一对比不就知道了吗?但前提还是系统通畅,箱子煲开,功放喂得饱,等等,尽量对比条件具备,对比结果才更准确。

我支持研究,而不支持仿制复刻之类。因为没有哪样器材可以作为校声标准。建议先放开所谓的音乐性音响性,只关注失真,这件事做完了再作微调的时候考虑音乐性乃至艺术性。
atc需要煲的时间长些的,你这小7  阻抗 功率  灵敏度多少 ?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0:56
我网上一共找到一张atc7mk3的分频器照片,前面已经公开了。来评价一下:电感单芯的,声音不会太好,肯定影响旋律,是个短板。电容是台湾本尼克的高级型号,这个我家里有,专门对比过,声音很好,不是短板。电阻是白色陶瓷水泥电阻,对声音影响巨大,短板。连接电线看不出好坏,估计旋律一般,可能也是短板。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1:38
评价一个箱子声音好不好,对于旋律发烧友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能够说出哪里不好,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是要研究的,这个不是谁都做的到的。这样才能超越他,对于不会做箱子的人,讲也白讲,他不关心这个事情。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1:42
不要以为我会拆了这个箱子重新做,暂时没这个可能。让我研究透了,如果喇叭是个旋律单元,可以利用,才有这个可能。如果喇叭不是旋律单元,还是不要破坏的好,卖了最好。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1:45
是的,实际听吧,论坛上说总是不知道是什么声音。小王当然是早过了依葫芦画瓢的菜鸟阶段了,所以就更应该树立自己全面正确的判断标准,因为声音及音乐是完整的整体,不是抽出某一点的来特出其模样。就如一个美人不是抽出看鼻子好看,或者嘴巴好看,而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美。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1:48
是突出,不是特出,打错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2:39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10 12:46 编辑

等你们的dac10回来,把箱子抱到杨哥那里给你们听听,顺便比一比提琴箱,8瓦的300b也可以推,我的10瓦小甲也可以推。现在这个箱子要煲一下的,我现在对那个高低音跳线还没有搞定呢。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2:44
昨天晚上换了7-8种线,都是手里现成的,都有小问题,都影响解像力。单晶铜声音不错,纯银也味道很好。离完美的无损还有距离。还要继续试,双线分音也烦人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3:33
现在杨哥的DAC5还在家的,可以活动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4:34
DAC5的声音我不满意,还是dac10吧。反正这个喇叭要多煲的,时间等得起。这个时间弄跳线,研究一下。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7:31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6-3-10 10:53
不用争论了,有实物在一对比不就知道了吗?但前提还是系统通畅,箱子煲开,功放喂得饱,等等,尽量对比条件 ...

灵敏度84db,8欧姆。家用音量听听没问题。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8:25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10 14:34
DAC5的声音我不满意,还是dac10吧。反正这个喇叭要多煲的,时间等得起。这个时间弄跳线,研究一下。 ...

没有DAC10对比的话DAC5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音响的对比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会不知不觉在闭门造车之中而不自知。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8:32
[attach]475[/attach]

13年在一位发烧友那里听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8:37
胡版的老照片保存很多吗,如果是我早删了。那是第一代ATC7,声音工整,没多少旋律。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8:47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3-10 18:49 编辑

没有保存,是卡坛上我的帖子里的。几年前的了。这个箱子声音比较正,如果我要在小房间听音乐用,花6000元消费的话,我只会花4000元买老凌的601书架音箱。余下2000元买唱片。欣赏音乐的话601要比这个英国牌子的小箱子有感染力的多,而且音响性上也更全面。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8:51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10 18:37
胡版的老照片保存很多吗,如果是我早删了。那是第一代ATC7,声音工整,没多少旋律。 ...

如果盆没有变化的话,我估计旋律感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提高。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8:53
第一代,国产代工的,听了声音,不喜好,我一分钱也不花。存钱生利息。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8:54
这个就跟DAC-5与DAC-10之间的比较一样的道理。没有一定经验的发烧友如果两件器材不放在一起即时对比是没有多少实质性感受的。当然,也有一部分音响迷即使即时对比也不一定能够感觉出来。这个是因人而异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8:55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3-10 18:56 编辑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10 18:53
第一代,国产代工的,听了声音,不喜好,我一分钱也不花。存钱生利息。

发烧感悟与经验与利息没有半毛关系。跟是否国产代工也没有半毛关系。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18:59
当你把ATC研究透了,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一大步。这个过程也可以免去,但总觉得不圆满。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9:00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3-10 19:26 编辑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10 12:44
昨天晚上换了7-8种线,都是手里现成的,都有小问题,都影响解像力。单晶铜声音不错,纯银也味道很好。离完 ...

对了,上次我们在玉麒麟老兄那里活动的视频听了没有,群里有的,是否听出线材更换的不同音效来。小张和大道无为朋友都可以听得出来的。按小王的经验应该很快可以听出不同。去听听看。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9:03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10 18:59
当你把ATC研究透了,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一大步。这个过程也可以免去,但总觉得不圆满。 ...

这个没有什么巨人不巨人的,音响是需要靠自己实践和广泛感受的,靠所谓的巨人是靠不住的。这个道理相信对于小王来说应该也是常识性的东西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9:09
另外怎样算是研究一个具体产品呢,是解体解剖去看它的结构还是怎样,这个对于我们业余条件下都是非常不现实的。即使你能够解剖某个具体的产品又如何呢,许多东西看是看不出来奥妙的。即使看出奥妙了也只是依葫芦画瓢,这个对于小王这样高要求和高标准的资深发烧友来说就是傻事,缺乏原创同时也就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9:13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3-10 19:14 编辑

如果小王真的想自己制作成功的音箱,一定是在自己独立构思并且是原创基础上的结果。希望早日成功。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19:24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3-10 19:30 编辑

好声音的标准和参考对象在物理上一定是原音。这个没有问题。对于音乐重播来说,音乐的艺术性感染力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旋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达到这个目标。正如老凌说的,旋律是纲。抓住了这个纲,其他的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了。无论从物理上,还是从音乐的欣赏上,都不是某个牌子,甚至某件具体的器材可以作为标准参考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20:25
不学习怎么进步,你在空谈理想吗。如果你不要学习,做一个好箱子来听听。老凌都要学习,他要是神人,他应该开厂的第一年就做出20周年的机器声音来。为什么用20年才做出那个声音,难道他没有学习进口名牌机器的设计吗,谁会相信呢。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20:33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10 20:35 编辑

Atc7mk3的分频器用料差一点,如果用铜箔电感,顶级电阻,那声音绝对一流的。不过厂家不会用,他们就这个观点,也没办法。但是你不要否定他做喇叭单元的水平,这个他是很努力的。你要说准问题的根源。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0 20:42
不要以为我会像网上那些发烧友用大功率机器轰小喇叭,我与他们不是一类。我只听甲类机,中等音量,我不需要排山倒海的声音。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3-10 20:46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10 17:31
灵敏度84db,8欧姆。家用音量听听没问题。

阻抗和灵敏度 跟何氏35a完全一样,煲箱不太容易,要大功率煲,跟平时听音乐的功率没关系。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22:08
musichina 发表于 2016-3-10 20:25
不学习怎么进步,你在空谈理想吗。如果你不要学习,做一个好箱子来听听。老凌都要学习,他要是神人,他应该 ...

学习肯定是一直在学习的,不然怎么知道哪里是方向呢。只是不明白小王怎么还在学习进口6000元的音箱水平,这个真的有点不可理喻。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22:10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3-10 22:11 编辑

如果是我来做音箱,绝对不会这样做。其实当你对好的声音有感觉有标准后,是可以调好音箱的。不会去依音箱做音箱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0 22:23
小王还是到群里交流,也方便,凌总又有新玩意发图出来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1 07:41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11 07:46 编辑
胡敏强 发表于 2016-3-10 22:08
学习肯定是一直在学习的,不然怎么知道哪里是方向呢。只是不明白小王怎么还在学习进口6000元的音箱水 ...

你认为601箱已经完美了吗,可以不要学习别人特长了吗,也自大吧。这个箱子当时也放我家里听过,对比了8张唱片,4胜4负,我的箱子当时没用铜箔电感,高音也是几十元的。当时不知道不好的原因,所以没敢买这个箱子。现在才知道是魔雷29有缺点,与低音喇叭衔接不好,我不亲自玩这个高音,就不能发现问题。而且玩的时间还要很长才能发现问题,你家也没有这个高音的箱子,去人家听三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发现真正原因。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1 08:10
你听过的箱子比我多,听的高音喇叭也很高级,但是都没有DlY,没有按照自己的设计思想来对喇叭提要求,所以也不会发现哪个喇叭没达到要求。DlY的目标有二种,一种是省钱,一种是尽最大努力追求完美,或缺点少。等天再热我就做一对五寸箱子与ATC7来pk,都是5寸公平,新箱子集601和ATC7的优点于一身,这样才接近完美。会不会用魔雷29做高音要看与五寸喇叭衔接好吗,如果要换就必须换。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1 09:26
是的,当然601是不完美的。但是,如你现在的目标和要求,以及思路方法,恐怕很难实现601和作品12音箱的声音品质。这个在多次对比中你也承认的。而问题不在对比的结果,问题是面对问题的方法。这个很重要。否则只能是自己圈住自己而难以自拔。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1 09:30
我到觉得你现在的逻辑非常凌乱,没有头绪。抓问题也没有要领。想要做出成功的音箱恐怕还有非常艰辛的过程。希望小王早日成功,做出好音箱来给大家欣赏。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1 09:35
小王还是明天把英国小箱子拿来杨哥家活动活动吧。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1 11:14
胡敏强 发表于 2016-3-11 09:35
小王还是明天把英国小箱子拿来杨哥家活动活动吧。

等dac10回来,再来听听,这个喇叭比较难煲,需要时间的,比导向管的箱子难煲,需要时间。对一样东西评价要客观,不要急。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3-11 13:19
不急,活动也不矛盾,也方便的,在一个小区嘛。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3-11 13:23
也可以先听听 新箱子的声音  对比结果是啥,   500小时后再对比看看,箱子本身有什么变化,对比结果又是什么。这才是客观公正的研究。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2 12:01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6-3-12 19:00 编辑

又研究了一下ATC的英文说明书,其中一项测试ATC认为自己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就是对喇叭单元的瞬变的测试。对每一个单元测试,力求达到世界最快,给一个信号,喇叭在多少时间内起来和落下,用计算机测试。留下最快的单元做箱子。他号称他的75mm馒头中音世界第一快,他的低音喇叭也是超一流的快。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2 12:36
ATC公司选的高音喇叭同样经过测试,最后选择了威发和西雅士。这些高音肯定速度快,可惜振膜差了一点,不够细腻。ATC的顶级系列箱子选择西雅士黄金系列高音,听说用纯银丝做线圈。我现在去查黄金系列高音喇叭已经不用纯银线了,改铜包铝线,所以ATC开始放弃西雅士了,自己做高音喇叭了。按照这个理论,那些采用铝线圈的高音喇叭一定淘汰,如丹拿丶魔雷丶绅士宝,我耳朵听,这些高音旋律是差一点的,优点是振膜优秀,声音细腻。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3-12 16:14
atc 不能说浪得虚名吧。  都是什么 振膜 ,丝高  纸低吗?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2 18:49
论瞬变,三寸全频纸盆就可以比ATC的75mm大馒头中音快,可惜不是球顶状。一般发烧友可以用三寸全频做中音,三分频箱子一定很棒。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2 19:05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6-3-12 16:14
atc 不能说浪得虚名吧。  都是什么 振膜 ,丝高  纸低吗?

Atc7的低音喇叭是编织盆,好像是棉线的样子,上面涂胶。我以前以为是纸盆,不对。新高音是丝膜,还不错。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6-3-12 20:17
英国另一顶级品牌PMC对喇叭选择也极为严格,高音喇叭只用威发和西雅士,6-8寸喇叭多用威发,不用西雅士低音喇叭,现在西雅士喇叭低音也开始用铜包铝线了,曲线也没威发好,淘汰正常。丹拿丶魔雷丶绅士宝高音一概不用,难道也对瞬变测试吗,不知道。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