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朋友们听听这个录音,感觉如何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8-31 18:06
标题: 朋友们听听这个录音,感觉如何
朋友们听听这个录音,感觉如何。说是有贵气。http://pan.baidu.com/s/1kTgXG03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8-31 18:08
我怎么觉得没有旋律曲线啊,就一直线。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 17:16
听这个有什么不同。http://vdisk.weibo.com/s/cyDq3N7fEZ6pk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 17:24
http://vdisk.weibo.com/s/cyDq3N7fEZ6ox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 17:40
http://vdisk.weibo.com/s/cyDq3N7fEZ6oy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1 19:14
主要区别就是用情的深浅,感染力的强弱。  第一个的钢琴质感倒是较突出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 07:08
是的,可以听出不同点。不过我倒觉得作品12号的钢琴质感更真实更自然,前面那个钢琴偏电子味。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2 10:58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9-2 11:35 编辑

要考虑转录因素。都不太清楚。所以,这么听也没法很准确。
不知道第一个的器材配置。猜想是石机且素质不错。

单说钢琴,两者中和一下吧。蛋鸡推12号,似乎更真实,有厚度,但分离度、纯净度、内劲不足,缺少根儿,完全是推不满的感觉。钢琴高音区的晶莹透明、清脆弹跳及颗粒感缺乏,蛋鸡的属性没办法。12号更适合石机。蛋鸡推号角那段就好很多。
hifi性,质感,一定要重视!试音,钢琴与小提琴相比,前者更有说服力。

对比对方的这方面有优势,但薄硬,有些过冲。从音乐性上说差距稍微大。不知道是器材的本性还是使用调整的问题。猜想至少垫材使用不当,可能是垫的石板或全金属脚钉。如果同时具备很好的艺术性那应该是很上档次的一套器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 18:06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9-2 18:08 编辑

所以说音响的感觉是很个人的感觉,确实很难强调统一,也无此必要。而真正对于我们欣赏的不插电现场音乐演绎来说,我们的感觉才是最最可靠的,同时也是用来认识判断音响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无论是对于乐器真实质感,还是更高层次的音乐艺术的欣赏。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2 18:29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9-2 18:30 编辑

首先说这种听转录的mp3 本身就没很强的说服力。另要强调的是,欣赏不插电现场当然是最高级的参考标准,但是听者的距离有远近,如果只是远距离听,这种听感也是不足以成为唯一最高的标准的。因为cd里面的内容与普通人听现场的情况不同甚至是差别大得很。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 18:35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5-9-2 18:29
首先说这种听转录的mp3 本身就没很强的说服力。另要强调的是,欣赏不插电现场当然是最高级的参考标准,但是 ...

说得好。所以具备了牢固的现场听音的经验就不难在录音里(进行同样的)判断了。之所以对录音之间的差异感到迷惑,正是对现场的原始模样缺乏牢固认识,以至无法正确判断的结果。所以,多听现场不插电是非常重要的,除非只是自己主观上的玩。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 18:44
听现场有距离的不同,位置的不同,所以有声音的不同。听录音同样如此啊。录音有咪的摆放位置的专业上的不同要求,正如不同位置的耳朵一样,不同位置的咪拾到的音是不同的。所以,具备了现场牢固的聆听经验,就同样可以判断到录音的不同位置上咪拾到的不同的声音。那个不同的声音就是来自现场的。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牢固而正确的现场不插电聆听经验去作出相应的判断。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2 19:24
这方面的东西我不太懂。受教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3 07:52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5-9-2 19:24
这方面的东西我不太懂。受教了。

哪里,只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大家只是在一起讨论交流一下而已,不要这么客气的。论坛的意义就在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音响爱好或依自己主观要求,或追求不插电原音模样,都有各自的乐趣在,都是合理并存的现象。其实无论是自己主观要求,还是追求原音再生,都仅仅是发烧的初步起点,更高目标仍然是音乐对于人类的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从音乐厅到音响系统皆然。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3 07:58
这是极品上有朋友对于这两个不同录音的不同见解:


二次录音,二次重放确实可以听出原器材概貌。这种鉴别不必纠缠细微,应看其整体形象。须知其间会因录音设备环境等引入各样失真,但大体走向是明确的。至于判断好孬则看个人理解水平,纯主观的任意去爱。客观的还是以近真声为上。
        以44#录音为例;谐波较重,空虚不实,柔软顺滑,没了真声的质感,整体声音是躺倒的。旋律胡的录音是站立的,总体端正,更近真实,当然再好的会近似一次录音,像真度会更高,再剥离一层电声蒙皮(那大概是老烧们不大能接受的,也是常规方法做不到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3 08:27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9-3 08:28 编辑

也有一个朋友在听了作品12号的小提琴演奏《丹尼男孩》是这样评价的:


“我的听感是有点二胡的感觉,多多包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3 08:33
如果把发烧比喻为一所学校的话,那么,进入这所学校的学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任何人都可以来这个学校做学生。这也是发烧好玩的一个原因,不需要考试,大家都叫发烧友。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16:20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9-5 16:22 编辑

极品版主的又一段系统播放唱片的实况录音,感受一下与前面1楼的那段有不同吗。http://pan.baidu.com/s/1mg1UNn6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16:25
1楼的录音是长沙一烧友的系统:马田大鹏鸟2+柏林之声001+011+911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16:27
18楼录音的系统是:CH D1 +ARC5se+mark532H+ISPHNOE全陶瓷双九寸。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5 20:45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9-5 21:44 编辑

和一楼相比,感觉十八楼的流畅厚润好点, 一楼的音响性强点,背景干净,分离度高些。一楼的潜力大些。当然没法排除录音的影响,且影响非常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21:36
好!大家继续谈自己的不同感受。这样有录音试听再讨论就比凭空讨论更容易交流了。极品那边我也在等,现在也只有一个朋友谈了自己的感受。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21:48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mp;page=11#lastpost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22:09
换换口味,再欣赏一段凌氏胆机号角系统的钢琴演奏。http://vdisk.weibo.com/s/cyDq3N7fEZ6pi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6 17:07
大家觉得1楼和18楼两段录音的旋律分别如何。音色暂不计较。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7 16:53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9-8 11:55 编辑

在办公室用桌面系统听了,与在家用电脑听差别很大的。 最终还是觉得老凌的乐感好,但12号箱子绝对不是胆机的好伙伴。至于其他的录音,听不出高低。差不多。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8 11:56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9-8 11:58 编辑

今天又仔细听听,1楼和18楼两段录音,音响性都较突出,但18楼声音散。两者相比,依然是一楼的更胜,潜力更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8 18:12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5-9-8 11:56
今天又仔细听听,1楼和18楼两段录音,音响性都较突出,但18楼声音散。两者相比,依然是一楼的更胜,潜力更 ...

不知青竹兄觉得哪个旋律感好。也欢迎其他朋友参与。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0 17:36
这两套系统都是进口高价货组合,不同的搭配和环境同样有旋律感的不同。(为了公正,凌氏旋律系统的声音不一起参加对比。)
当然,唱片的录音也要考虑在内。但不管何种情况的原因,不同旋律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里暂不讨论音色音质等音响性要素谁更好,因为录音的实际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音效。就1楼的旋律来说是平直的,缺乏应有的层次。18楼就有旋律层次,有一定的旋律感。朋友们可以再仔细鉴别对比一下。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10 20:44
我觉得真是很难判断。因为有太多的不同,太多的不确定,完全是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两套东西。我之所以认为一楼更有潜力,是因为它的硬素质在哪里,通过调整好办,而相反的就几乎很难大变化了。18楼的声音糊、散,也正是这样容易带来朦胧美及流畅感。

说来说去咱们的判断都带有很多猜猜的成分,就是因为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据自己的一点感受,使用方法就会是最终出来的声音天壤之别。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1 07:06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5-9-10 20:44
我觉得真是很难判断。因为有太多的不同,太多的不确定,完全是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两套东西。我之所以认为一 ...

是的,这只是在各自电脑音箱上的个人听音感受而已。即使是在实际试听同一套系统,也会有不同的听音感受。这些都是正常的。至于旋律感的不同绝对不是猜出来的,也同样是在实际聆听时的实际感受。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1 07:19
[attach]393[/attach]

这对漫步者R800TC已经被我改成闭箱了。效果还可以,透视旋律还不错的。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11 09:21
仅仅就这两段的声音而言,抛开影响的诸多因素,仅仅说旋律或歌唱性,胡版说的有道理,18楼感染力多点,起伏微动态有表现。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11 09:25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9-11 09:30 编辑
胡敏强 发表于 2015-9-11 07:06
是的,这只是在各自电脑音箱上的个人听音感受而已。即使是在实际试听同一套系统,也会有不同的听音感 ...

我在家用的就是一体电脑自带的喇叭,没有音箱。所以与办公室的桌面差距很大。在家听1楼明显有干硬薄的感觉,但办公室没有,甚至较为柔和饱满的,18楼就散了,糊了一些。
单单就声音的情绪上看,一楼还是欠了些。线条上就是胡版说的 直线。1楼的问题恰恰是声音过于干净了,缺少了那种本该有的线条边缘的毛茸茸的部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1 17:49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5-9-11 09:25
我在家用的就是一体电脑自带的喇叭,没有音箱。所以与办公室的桌面差距很大。在家听1楼明显有干硬薄的感觉 ...

从青竹兄的描述上可以看出青竹兄的注意的重点还是放在音响性方面。如果换个角度,从旋律(曲调层次)上去感受不同的程度,也许当找到旋律感好的录音时,音响性上也基本可以过关了呢。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1 17:57
就1楼和18楼里试听录音现场音响系统的发烧友来说,他们也没有觉察到这两套系统播放的录音的不同的旋律差异的客观现象。也许当他们还在怀疑旋律的时候,他们的系统也正存在着旋律的差异和不同呢。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12 13:46
我认为 音响性与音乐性是同等重要的。我始终认为源头的音响性与音乐性是完整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是在录制、播放过程中人为的分离了。所以造成器材播放出来的声音存在两者的分离。
如果说当音乐性或者说是旋律性很好的时候,音响性自然很好,这个我不认同的。因为西电线与很多蛋鸡的确是音乐性或旋律感非常出色的,但又的确音响性不够。
我觉得如果仅仅听音乐来说,单纯强调音乐性是挺好的,这属于个性,个人口味。但如果说是以还原现场为目的,那么就是更高级的要求了----中正健康。那么必须两者都看重。恰恰是觉得音响性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搞出音乐性则是较为完美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2 17:03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5-9-12 13:46
我认为 音响性与音乐性是同等重要的。我始终认为源头的音响性与音乐性是完整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是在录 ...

是的,所以源头的真实模样到底是怎样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至于个人的音响观的侧重点不同是正常的。另外,各人的音响和音乐的经历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这些都是正常的。所以,每个人在音响发烧的道路上会有各自不同的方向和方法,也都有各自的乐趣。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