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旋律胡发烧随感录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1
标题: 旋律胡发烧随感录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3-24 19:36 编辑

......作为一个发烧友,你不仅仅要懂得选择器材,更要善于搭配器材,调整系统。这一切都必须是在喜欢音乐,并理解音乐这个基础之上方可实现。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做一个随波逐流的音响消费者而已。......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2
......其实音响发展到目前,早就不是拼产地、拼技术、拼价格、拼牌号、拼材料、拼外观…之初级阶段了,音响的成功与否是拼的制器者和使用者的乐感人文。两者缺一不可。这个才是音响发烧的正确方向,大方向。而不是人云亦云,缺乏自主。......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3
......不必刻意去看重国产或者进口,最保险还是实际去多多试听体验之后再决定。......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4
......"国货很辛苦"。但国货(优秀,其实国外器材同样也应该优秀)发烧器材的用家却是幸福的。懂得音乐,懂得选择和搭配调整音响系统同样是幸福的。标准哪里来。标准绝对不是看看音响杂志宣传那样简单形成的。用心去爱音乐吧,多去不插电现场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5
......其实音响器材无论国产和进口都有好有差的,就看发烧友消费者有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7
......有人偏面地说国产器材缺乏音乐味,其实进口音响器材没有音乐味的也比比皆是。......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8
......既然中国人的音乐素养被说成这样糟糕,那么作为中国人对于音响器材又是如何作出正确判断的呢?有些中国人的所谓进口好国产差的判断还有可信度吗?......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08
......优秀的音响器材一定是为再现音乐生命而服务的。
对于热爱音乐与音响的发烧友来说,“发烧”真的充满好多未知。而我们如果单纯去欣赏音乐的话,也许我们就不会很紧张于音响器材的HIFI如何。音乐就是音乐。音乐厅里对音乐如痴如醉的不一定全是发烧友,音乐厅里充满热情的掌声齐鸣,正好说明了人类对于音乐审美的单纯和统一。在音乐面前,永远没有在器材面前那样的紧张和不知所措。
音乐审美就是这样统一,它不会去分国内国外,谁更优于谁。
对于发烧友来说,你判断器材的标准就如同你在音乐厅的音乐审美一样。你只是在用器材回放和再现音乐,而审美标准和感觉其实与音乐厅完全一样。此时此刻,你不必去刻意在乎除音乐以外的所有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音乐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11
......音响与音乐一样,其实是没有国界的。对于器材,自己有独立主张和正确的判断才是关键。......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12
......怎么说呢。贵与对不是一回事。买与会不是一回事。傲与懂不是一回事。
所以好声音永远属于判断对的人,永远属于会运用调整的人,永远属于真正懂得和理解音乐与音响的人。
所以好声音永远不属于只选贵价器材的人,好声音永远不属于只买器材不耐心调整系统和房间的人,好声音永远不属于骄傲自满充满偏见的人。......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42
......旋律特性不是自家的,也不是有没有必要,同样也不是为了搞得某某没有旋律而去寻找旋律特性。旋律特性是器材传递唱片录音里记录着的音乐生命的自然特性。器材的原材料都存在有或者没有旋律特性的现象,需要我们去鉴别和选择,合理搭配和运用。欢迎更多的实际的体验和交流。......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42
......音乐与音响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3 18:45
......谦虚使人进步。善于交流学习才能提高音响发烧的分辨和鉴赏能力。经验需要长期的积累。......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4 17:21
......很多发烧友的系统投入巨大,但是效果与投入相差也巨大,为什么?除了自身缺乏实践、学习和诚意交流之外,自身的骄傲和偏见也将好声音拒之门外......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4 19:42
......器材在精不在多,器材在对不在贵。发烧存在许多误区,需要我们自己去鉴别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3-24 19:53
......神就是神态,音乐演绎时的人琴合一的情景再现。情就是音乐情感,旋律感越好,音乐的情感就刻画得越充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1 07:03
......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是不会退烧的。中途退烧的多半是纯音响迷,折腾累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2 17:47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4-2 17:51 编辑

......多分频确实可以让各单元工作在其最优质的一段,但也会带来各单元性格相处上的不一致问题,还有相位的一致性等问题。实际上如何妥协的确是一门学问和艺术。高、中、低各单元“动作的一致性”的核心是“旋律”再现的一致性,理想的配合,就像划船手的动作的一致,其次是性格趋向的一致性,以及相位的尽量的一致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4 17:39
......不能简单去否认发烧友的系统或者搭配,要尊重每个发烧友的经验和实践体会,在这个原则前提下进行有益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我们交流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试让发烧友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至少也应该是自己喜欢的感觉,并非让所有的发烧友盲目地统一观点。通过实试,通过实践,通过多种类型的广泛的搭配尝试,让每个发烧友自己感受不同的效果,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组合或者今后提高的方向。......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5-4-6 10:54
胡版讲的都是非常正确的发烧经验,我个人的经历也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方向,早点享受美妙旋律给人带来的心灵共鸣。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5-4-6 11:03
走上旋律之路,路是越来越宽,越来越好。所有的器材都是为音乐旋律服务的,旋律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别无它路。旋律再现越优秀,越明白什么是心灵对话的感觉。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6 18:21
musichina 发表于 2015-4-6 11:03
走上旋律之路,路是越来越宽,越来越好。所有的器材都是为音乐旋律服务的,旋律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别无它路 ...

谢谢小王的支持。祝贺走上旋律之路。不敢说是找到了音响发烧的正确方向,至少也是自己找到感觉了。今天下雨,周末联系交流活动。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6 22:01
......实际上即使统统都是近场拾音,也仅仅是在两个音箱之间的平面上。而全场立体声咪的位置则是放音时听音者人耳的位置。这个与口味无关。......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13 17:50
......其实因为左右两只音箱间距的大小,而担心(音场)宽度够不够是一个误区。音场宽度其实不是依靠展宽两只音箱的宽度来实现的。音场宽度包括深度,是由录音本身,以及器材系统的素质与相应的调整来实现的。录音的本来面貌如何才是关键,而不是人为去展宽或者缩小两只音箱而达到“正确”的宽度和深度。正确认识录音,是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试想,一个单声道录音,无论你将两只音箱摆得多开宽,得到的音场或者舞台永远是一个点,或者一个洞(陆晓幸)。而一个优秀的立体声录音,通过合适的摆位,可以还原一个相对正确的舞台,以及乐器形体。......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17 21:52
......音响(器材)其实并非单纯依靠电子技术和声学技术,这里面涉及到人的音乐细胞(艺术鉴赏和发挥能力)的多少。同一技术指标,同一电子元件,同一技术工艺,甚至同一套器材系统由不同的人去调用,同一唱片曲目的音乐再现给人的艺术感染力都是不同的。就如同一曲谱同一乐器,由不同的人去演绎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所以,音响(器材)单纯靠仿制是行不通的,尽管不难仿制。音响(器材)需要播放唱片去给我们体验聆听音乐的艺术感染,就如我们去音乐厅欣赏现场不插电音乐会一样,仅仅用眼睛去看音响(器材)是看不出其内涵实质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4-20 06:54
......虽然目前人类还无法实现一比一的物理意义上的录音和回放,但是,对于音乐欣赏来说,记录和再现音乐的感人旋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同时也是音乐与音响的实质意义和价值内涵的真正体现。......
作者: 雨路    时间: 2015-4-23 16:06
"音响的成功与否是拼的制器者和使用者的乐感人文。两者缺一不可"---------好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4-23 17:48
真正爱乐的人才能 设计和使用 音响。其他都是当家电买,闹着玩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5-1 07:11
......傲慢与偏见,其实是因为愚昧与无知。叶公好龙,其实是因为不学无术,再加上虚伪狭隘的内心。这是否是“镣铐”或者“枷锁”之源。其实要打开“镣铐”或者“枷锁”也不难,那就是让音乐重归心灵。无论是聆听不插电音乐会,还是音响重播的音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5-2 20:04
......建立独立正确的音响发烧标准似乎是中国大多数发烧友永远的痛。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终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热爱音乐才是前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5-4 18:27
......音响发烧是一门非常艰深的学问啊。即使同一声音,不同的人的听音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要对于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了。有不同观点和感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的过程和阅历都不相同。关键是只要有交流在,就会有共同认识的一天,即便喜好的不同,都显得不重要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6-24 19:01
......线材对系统的调整非常重要。线材与系统的搭配应该综合起来看实际效果。但是,任何线材都有其材料固有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参考,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7-1 19:13
......音响之所以要发烧,是人的某种精神世界的必然追求的需要。里面一定有一条捷径。但是,这条捷径只留给合适的或者说对的人。......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5-7-2 18:34
老胡,像毛泽东语录一样
有时候实际些比较好,比如低频多了,用哪个牌子的钉去调整下就能改善,这样我感觉更实用些。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7-2 18:54
章煜 发表于 2015-7-2 18:34
老胡,像毛泽东语录一样
有时候实际些比较好,比如低频多了,用哪个牌子的钉去调整下就能改善,这样 ...

小章这个比喻不恰当嘛。不过,这些感悟倒确实是由我自己这20几年的一线实践感触而来。也欢迎小章带来自己的发烧感想来与大家交流。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5-7-3 22:50
我在音响上面还很浅薄,没有什么沉淀,目前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7-4 07:54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7-4 08:02 编辑
章煜 发表于 2015-7-3 22:50
我在音响上面还很浅薄,没有什么沉淀,目前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

其实人类对任何事物都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烧友同样如此,对于音乐与音响,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阶段,而且每个人的阶段的周期都不一样,有长有短,这与每个人的悟性有直接关系。不同的阶段对于音乐与音响的感受也不同。但只要我们一直在学习和探索,一直有交流,一直热爱着音乐,相信,音乐与音响发烧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也即都是通过音响去再现更多的现场的音乐生命,还原更多的音乐里的情感表达,让生动的音乐艺术感染人们的心灵,就如最初的音乐演绎那样去感染听众。欢迎多交流。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7-7 16:44
......音响系统再现的音乐如果失去了音乐的生命,就空留声音信号,当然就是没有感情的指标音响和物理音响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7-7 16:46
......自己通过实践和诚意交流是可以找到正确方向的。但是,做一个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是前提。如果是喜欢器材硬件,喜欢自己主观需要的音响声,那么就很容易被骗。......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7-11 20:28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同时也是器材的灵魂。要真正认识到这点确实不易。即使现在,国内外还有相当多的音响人和发烧友还是把参数指标和物理材料当作音响的档次和一切。其实,同样的参数指标,同样的物理材料,在不同的制器人手里就会出不同的声音。同样,相同的器材和系统,在不同的用家调声下声音也会不同。如果仅仅是用物理知识怎么理解这个现象呢。可想而知,音响如果是用来再现音乐生命的话,那么,音响就是不那么能简单理解得了的,对于有些人来说,甚至是神秘的。因为,在制器之前,各个元器件就已经拥有了天赋于其各自的音乐再生状态了,尽管物理指标在测试时是一样的合格和优秀。此时,需要发现的眼光。在选择器材时,同样需要这个眼光。......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7-23 20:32
......是的,“从声音上音响根本无法和现场比较,差太远了”,从物理上说这是事实,因为音响毕竟回放的是商品录音,录音的制作本身对现场的失真是非常大的,何况再用器材去回放,失真将更大。但是,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音乐生命这个纲,无论录音制作还是回放录音,相信都能轻松达到我们的目的,真正记录和欣赏美好的音乐艺术,音响系统的调整也可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轻松驾御,而不是人云亦云,反复折腾。......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8-18 18:51
...音响系统让音乐的生命释放了一下,便让人聆听和欣赏到现场精彩演绎的神韵,音乐给人的感动,这是音乐本来就有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我们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坚持和努力,音乐生命会在音响系统上得到更充分完美的再现。也许到时会发现不仅仅是手里的西电线,还有更多更广泛的符合音乐生命回放再现的器件、线材、唱片,甚至音乐厅和乐器本身,由音响再现的音乐像现场那样更感动人和感染人。...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8-23 18:17
...音响系统需要再现的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的音乐生命的状态。任何缺乏完整整体的感觉肯定是音响性上的某一点或者几点的音响特色,这样就会造成声音的不真实不自然,本来是主角的音乐却成为系统某些音响性特色的附属物的配角地位。这也是大多数发烧友不停盲目折腾的主要原因。...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8-27 17:12
...当我们聆听精彩的现场不插电音乐演出时是怎样的感觉呢。如果我们的音响系统在回放音乐时也有那样的感觉的话,基本是成功的系统搭配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8-31 17:19
...感动人的应该是音乐吧。至于单纯说音色的美,则还远不能感动到人心,顶多就是迷惑人耳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17:23
...读死书导致思维僵化,常常丧失独立正确的判断。要善于摆脱死搬书本和僵化的形式思维,进入崭新的真正属于自我的音乐空间。恢复自由的真正属于自我的音乐空间,挣脱僵化的思维束缚,走进宽广浩瀚的音乐世界。思维就像旋律那样自由自在,自然于心灵间畅游。她不属于书本,她不属于某种形式,她属于真正的自我。
旋律决不是什么党不党,旋律本就存在于自然之中和你我的心灵之间。只是我们被某种形式而蒙蔽,被僵化的思维所干扰,我们忽视了旋律,旋律却总在期待我们的心灵沟通。你听,音乐常常崭新地奏起,在召唤着。真正的自我。
你用心去听,用耳朵肯定不行,心是理解和接受音乐的归所,耳朵只是一个过道而已。旋律其实只是音乐的生命象征。音乐活着,她在人们的心灵之间畅游。...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5-9-5 21:18
所谓好学生,都是书本学习的好学生,因为考试就是考书本知识。在音响上面,这些书本的好学生不少,这些人成绩好,找的工作也好,工资高,买的音响器材也高级,学习音响的知识也是非常认真。各类指标必须一流才认可,因为书本知识就是这么讲的,最终变成唯指标论的人。他们有错吗?其实也没错,因为音响还有许多没有解开的谜,如果这些谜都解开,都变成书本知识,那些书本好学生就真的是音响上面的高手了,他们太会背书本知识了。可是现在音响上面还有许多谜没有解开,我们必须相信耳朵听到的东西与书本不一致是对的,这就是以后要解开的谜,事实胜于雄辩。有时我们雄辩不过那些书本好学生,那只能通过时间来改变一切。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5-9-5 21:30
网上许多人一讲到旋律一词,都普遍认为是音乐家作曲时的主旋律,其实与老凌说的旋律感不是一个东西。网上大骂旋律党骗人,就容易得到大多数发烧友的认可,因为他们都是一个认识,观点一致。所以旋律感什么叫好,还必须要细化,最好请专业音乐人士来评价,来组织词语,弹琴拉琴的最容易听出区别。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5 21:46
musichina 发表于 2015-9-5 21:30
网上许多人一讲到旋律一词,都普遍认为是音乐家作曲时的主旋律,其实与老凌说的旋律感不是一个东西。网上大 ...

不急,只要多听多对比,多练耳朵,慢慢会有越来越多的发烧友懂得旋律并理解旋律的。就拿极品版主提供的两套贵气系统,播放的不同唱片的实际效果的录音的实际对比试听,就非常说明问题了。http://lingsaudio.com/bbs/forum. ... &extra=page%3D1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6 14:03
果然是什么振膜带入声音什么特性!陶瓷钻石 的 声音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7 07:06
...有道理。实际上不是“附加”,或者叫“添加”,而是器材在传递录音的过程中的失真。至于失真到何种程度,失真成为何种模样,这常常不是器材制作人可以有效把握的,多少只是有一种倾向性存在。所以就出现某某声的说法。是的,器材对录音回放的失真是是物理上的客观事实,无法回避这个现实。但是,音响人可以通过器材做到更直接更有效的音乐再现,因为只要录音现场存在的音乐生命和灵魂,在器材传递时同样可以始终存在。...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7 18:47
...回到所谓“贵气”的讨论。个人对这个词的感受就是来自精彩的音乐会现场艺术家们演绎时的精、气、神,以及音乐生命的完美呈现,音乐给人的艺术感染,心灵的震撼和感动,从而给聆听者带来的艺术上的高贵感。这是相对于缺乏艺术性的“俗气”来说的。至于说音响器材上的某类音色音品的听觉感受,那也是一种对这个词的个人感官的诠释。我想,这就是每个人自己所理解的“贵气”。...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5 17:46
...真正优秀的器材不是用眼睛发现的,而是用耳朵用心去聆听品赏出来的。正如优美的音乐,同样是通过人们的心灵去品赏到她的艺术之美。缺乏了这样的心灵的品赏,无论从现场音乐,还是音响的再现,都同样不会找到感觉的,当然也同样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之美,发现到真正优秀的器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15 18:35
...发烧可以做到省钱啊。身边就有好多位发烧友是这样的,他们平时有时间就多出去听音乐会,多去其他发烧友家交流,多听各种组合,慢慢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在发烧的道路上玩得越来越有滋味,而钱呢倒反而少花了。其实,他们在开始的时候也走过一小段弯路呢。...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2 20:06
...HIFI之本如任何艺术表现形式之本,鉴赏HIFI就如鉴赏艺术作品。
HIFI就像中国之书法,HIFI就像根雕之艺术。书法的价值不是笔、墨和纸的价值。根雕之艺术价值同样不在树根之本身。HIFI之意义同理。HIFI之表现,其意义和价值的体现不在其原材料,而在其如何综合运用,并再现音乐之生命与灵魂。
殊途同归。HIFI之理同一切艺术形式。需要懂得表达,发挥,鉴赏。之后才能够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相反。...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6 20:04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9-26 20:06 编辑

...其实每个发烧友都可以取得好声音的。因为属于自己的好声音的标准和要求是永远藏在自己的心底的,只要你肯多走出去,多听多对比,就一定会发现属于自己的好声音的。多听和多对比包括现场不插电音乐会和广泛去发烧友那里作耐心细致的实际聆听和体会。如果你不愿意走出去,或者即使走出去了,但是没有耐心,这样还仍然无法找到你所追求的好声音。因为,即使当你碰到好声音,也同样会被自己错过而不自知的。所以,经常性的诚意交流和虚心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会非常漫长。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这也是很多发烧友长年反复花钱无数,而仍然无法取得好声音的深刻原因所在。...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7 08:58
...实际上唱片公司的录音大多偏向拘谨,自然度是缺失的。往往业余爱好者的录音,虽然设备上及操作要求上不是那么专业,但是 ,恰恰就是这样倒会录制到比较自然的效果。很多唱片录音就是由于它的许多专业要求,而死亡了音乐的自然生命。...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9-27 10:05
是的,原因是所谓的专业设备,搞太复杂,信号通道太长了,而且没有发烧友对接插件那么吹毛求疵,导致电和信号损失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9-27 21:45
...对音响系统录音给大家听,听者相当于感受到了这套系统的一些方向性声音趋向,当然是有参考意义的。不过,能够听到实际系统的声音会更有学习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希望发烧友都经常广泛地走出去作实际的耐心的和心态平和的聆听交流。有些发烧友听音的同时高谈阔论,其实是影响到深入仔细的真实聆听效果的。交流可以在听音活动结束后进行,当然需要畅所欲言和论坛交流。现场不插电音乐会和发烧友之间互相广泛的实际聆听非常重要。没有实际的对比就没有进步提高的可能。声音毕竟不是看的,声音需要实际聆听的。音乐更需要实际欣赏。...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5 08:59
...音响还原音乐演绎时的内力也是需要非常重视的。内力即内在张力的对比刻画,与一般意义上的表面上的音质音色及宽松度是完全不同的,是演绎者与欣赏者同时进入音乐上的艺术要求的处理的共同认知和理解。音乐需要有许多只属于人的内心的细节上的艺术处理,在音响上同样需要人的内心的(细节)发烧的精神及方法才可能正确还原。在一定的基础上,有时就是一条合适的线材的作用。...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5 09:01
...音响系统要调出“歌唱性”不容易,确实需要人机合一的功力。其实,“旋律感”也就是“歌唱性”更具体的提法,更技术性的叫法也可叫“音阶效果”。但是无论哪一种提法,要真正调整好确实需要非常广泛的实践和探索的付出,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6 07:34
...音响发烧就是将电声技术与音乐艺术“天马行空”地结合在一起。发烧音响与高消费音响不是一类音响。...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8 16:49
...合格的不插电现场即包含着所谓的HIFI性和音乐性,在音乐生命的原始状态里两者是一体的,或者说是融合的。音响发烧之所以出现所谓的HIFI性和音乐性的分离说,多半是人为从音乐的原始生命状态中特别抽出了音响电声的主观HIFI性(音质),或者主观的音乐性(音色)。  这些主观电声听感要求与原始的音乐生命是没有关系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14 19:46
...音响分专业音响,发烧音响,高档消费音响等类别,各类音响器材(系统)用途不同,针对的人群也不同。我们发烧友当然是需要发烧音响了。而发烧音响最大的特征就是永远不满足于对音乐演绎的精彩回放,永远在追求再现音乐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音乐的艺术魅力是发烧友和发烧音响的动力源泉。...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14 20:31
...因为舞台放大是直接放大,没有中间环节,更没有录音公司的制作转换,到成为商品唱片的过程等等损失。商品唱片是损失的最大原因。发烧音响就是在此损失的前提下的努力努力再努力。所以,发烧音响和音响发烧非常不容易,远没有专业音响和高档消费音响那样轻松。所以,我一直有自己录音的想法。...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25 07:43
...还是汽车更适合展会,纯(高)消费音响也很适合,销售商和消费者纯粹就是追求的销售和消费快感。发烧器材就不大适合热闹的展会了吧,这类器材总是与音乐(回放)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与其他音响完全不同。...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0-27 17:38
...发烧这个东西真的没有什么定法,也没有什么可量化的去套死它,运气好碰到了,或者自己通过努力实践到了,就都明白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1-7 07:30
...个人感受,从录音到音响再现录音,修饰很难,失真是常事。所以,什么是一个“真”,确实很考验一个“人”字。...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12-22 19:23
系统播放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小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我个人像册,那些根本不知道发烧是什么的苗木经销商居然纷纷来点赞。看来,音乐真的只要聆听啊。我们发烧友却常常忽视了音乐的本质。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4-3 08:22
旋律需要细胞,更需要运气。...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5-23 09:22
音响这个东西符合口味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口味也会慢慢变化调整。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5-23 09:24
发烧友就是这样,不过经历过风雨也有收获了。虽然失去了一些金钱,但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内容。酸甜苦辣,自己最清楚。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5-23 09:25
过程总是难免的嘛。过来了就有真实的感受了。这个感受比失去的钱重要得多。以后就会有更正确的方向。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5-23 09:26
所以,初烧在开始时单纯看杂志看论坛还不是太可靠,还需要多方面观思考察再结合自己的实践作参考。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5-23 09:28
有时很可能就是画了一个圆。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过程的体验就是自己得到的经验。经历过了,也就理解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6-5 14:45
每次聆听音响系统时,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音响系统再现音乐和演绎的神和韵太难了,其实这也是音响发烧的真正魅力所在。音响性太容易实现了。事实也是这样。世界上绝大多数音响都是音响性非常优秀的器材。然而,真正将音乐的神采韵味之魅力还原出来的太难,也太少。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6-8 17:12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6-8 17:17 编辑

专业领域与我们发烧友的要求和侧重是不同的。专业要求多是工具,发烧友是注重音乐美感的欣赏要求。很多专业,尤其是录音唱片,如果与发烧友同样要求,唱片上的音乐会录制得更优美更动听。很多很多的唱片仅仅只是记录了声音,或者说是声音的品质,与真正的音乐美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然,无论专业录音还是发烧友回放,都有各自对声音或者说对音乐欣赏的不同理解和要求,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所谓口味。还是那句话,自己喜欢就好。音乐回放只要抓住音乐的神和韵就基本达到回放欣赏的要求。就如画地球无需地球大小的纸张一样。过分追求物理真实是不科学的,也完全没有艺术可言。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6-8 19:30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6-8 19:32 编辑

高保真就是要保的音乐艺术美感这个真,而不是简单理解成物理保真。更不是理解成各种失真的音色,所谓的美国声英国声等等。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6-6-8 21:40
这个观点认同,同时,我认为,目前哪些音响设备的 物理指标 不足以完成对 最终声音的 测试衡量。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7-8 19:27
音响也不是理解成做乐器,音响发烧其实应该是做音乐。这个做音乐不是简单理解为传统音乐专业人士专业音乐领域,而是通过音响去表现音乐,表达音乐。情感始终是第一位的。抛弃了情感,音乐也就被抛弃了。当然,有人说,我就是喜欢音响效果,是的,这个没有错,只是各种的追求和理解不同罢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2 19:13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9-2 19:22 编辑

顺着声音去寻音响,要比顺着音响去找声音顺利得多了。后者也就是目前发烧友找不到好声音的最大误区。文章的作者正是这样。当年被声音(音乐)感动,而后去看到了那音响。而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顺着叫那名的音响去找声音,当然很难如愿。为什么,因为你现在顺着的实际音响并不代表就是当年发出那声音的音响啊。很多发烧友同样如此。他不去先听先找自己喜欢的声音,而是先找顺着音响名字去找自己要的声音,各种牌号名字的音响换来换去,最后疲惫不堪,退烧走进麻将馆。如果一开始就像作者当年那样,包括作者自己,顺着自己喜欢的声音去找音响,可能发烧之路会走得轻松自如得多,投资也不会浪费,赏乐时间也会多起来。顺着音响去找声音,使得发烧友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的思想,丢失了自己本来要找寻的声音。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4 20:04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9-4 20:08 编辑

音响的好与不好跟是否国内国外没有因果关系。只跟个人的口味与判断力有关系。同样,音响的好与不好,也与是否数码模拟没有因果关系。音响不是那么简单看待的。很多情况是把本来没有因果关系的对象生搬硬套成因果关系了。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音响器材, 而玩不玩过跟玩不玩得好也是没有因果关系的。玩过很多器材而仍然玩不好音响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的口味要求与判断力。玩音响说到底就是找自己心里真正喜欢的声音,而不是去找别人喜欢的器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13 22:38
就目前发烧圈现状来看,属于那百分之一的反而很幸运。为什么,因为没有了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束缚,音响玩得自由自在,尽情尽性,因为内心依然与自然融合一体的,没有脱离过。这对于音乐与音响来说太珍贵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23 22:19
音响最难的其实就是交流。但是音响最重要的其实也是交流。交流的实质其实就是不断的广泛的聆听体验实践。音响发烧最最失败和最最不可靠的就是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尽管想要满足自己,其实是真正的丢失了自己。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23 22:21
音响发烧其实也简单。好听是硬道理。自己觉得不好听就会促进自己不断的调整。至于是否所谓的高保真不高保真,我倒觉得并不必要太在意。真实的音乐肯定是美的,不会不好听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23 22:24
所以,真实的发烧友首先要把自己的音响调得让自己觉得好听起来了,这个就是成功了。其他别人的说法别人的观点,我倒觉得不要太在意了。其实很多观点本身就是误传误导,信自己的聆听感受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23 22:25
很多发烧友他头脑里有许多杠杠,同时他也不愿意走出去实际聆听,有的即使走出去了也不是为了做实际的聆听感受,而是忙于应酬客套或者生意。所以,这些发烧友的音响一般都不是太成功,或者投资与回报不一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一个全面深入的对比感受机会,他的调整方向的正确性和效率就受到干扰和影响了。弯路就会形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23 22:27
多走出去到音乐厅现场,以及广泛到其他发烧友那里去实际聆听交流体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有对比了,就有机会找到更正确的方向了。同时效率也提高了。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音响发烧最重要的还是实际聆听。没有实际聆听的空谈最不可靠,最容易形成弯路。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9-24 07:21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9-24 07:23 编辑

顶级是商业消费档次用语。发烧与商业消费的档次其实质是完全不同的,也最容易混淆。发烧完全可以土炮,也没有固定的价格范围限定,有时为了发烧可以高投入去搞土炮,但高档次消费不会。很多高消费音响大可不必披着发烧的外衣。发烧与高消费不是简单一致的东西,其实质差距巨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6-12-25 10:23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6-12-25 10:28 编辑

中国的发烧友目前也仍然在音响的黑暗世界里徘徊着,亟待大量的自然交流与学习。为什么叫自然的交流。因为在我的长期观察来感受的话,交流是严重缺乏的,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存在过。为什么呢?大量看似交流的活动,比如说音展及音展上的一些活动,统统都是披着交流的外衣在做着不是自然的或者是畅通的正常的交流,那么你当然不会在这个活动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出来。长期如此循环往复,在你的意识里便反而形成出了不需要通过自我判断就可以全盘接受的“自然概念”。发烧友要想挣脱出这个已经在漫长“自然概念”状况下形成的“真理”,要花费的努力恐怕要比他自身对于音响的思考和研究多得多。所以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就已经很自然地放弃独立和自我的判断和追求,转而在某种形势下顺势而为,对于有着音响思考和研究的爱好者同样笼罩在这个形式之下,所受到的干扰可想而知,继而也难以形成充分而正确的自我意识,往往多是半途而废,或者常年徘徊不前。这样的例子和发烧友太多太多了,可以说几乎几近覆盖。现在上论坛少了,但是几个音响方面的交流群经常去看看,所以有发一想。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1-4 17:12
音响重播音乐被称为罐头食品。这个比喻是不错,实际上罐头食品也可以保留着新鲜食品的味道的,甚至差不多。罐头食品同样可以美味。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1-10 07:40
只要是自己真实内心里喜欢的就是对的,不要为了别人的要求和眼光而发烧就是成功的发烧友了,否则永远没有出路,永远在浪费的路上为别人消费。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1-10 07:43
音响当然要讲究音乐神韵,就像喝茶一样讲究的是韵味。hifi声就变成口渴要大口喝水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3-9 08:05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7-3-9 08:08 编辑

大多数发烧友错把俗气或者媚气当贵气。这是市场误导的结果。贵气其实就是音乐灵魂的自然高雅之气质。你在每个音乐家身上,你在每次音乐的鲜活演绎里,都能轻易察见。那就是真情的流露与真诚的倾诉。真与假都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由外在的气质上表现出来。音响系统在播放音乐演绎时也是如此,因为音响的播放就是鲜活真实的音乐演绎,与舞台上一样,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否则,艺术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千万不要轻视音响的播放,音响不是简单地放张唱片,音响是音乐舞台演绎的再现,音响与音乐的内涵就在发烧里做到了统一。这就是发烧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3-18 09:39
西方音响大多注重物理和技术指标,不太注重人文因素对音响器材的影响。中国是一个重视人文的文明古国,具有人文影响的基础和基因。可惜有好多国内音响抛弃了这个优势,也走纯技术的路子。这也是目前世界音响绝大多数仍然摆脱不了音响性优异,而音乐感缺乏这个现实状况的真正原因。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5-30 09:10
其实吧,音响器材这东西叫什么名词都可以,问题是只要我们自己知道它是什么,我要什么,这样就万事大吉了,随便谁都忽悠不了你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5-30 09:13
好多人搞不清楚为什么总是调不好声音,其实很简单,他被品牌压着,失去了正常的判断逻辑了,当然找不到简单的原因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6-2 08:38
现状是

电子声+靓丽外壳+高昂价格+杂志吹嘘=公认,
。叫你走出来你还感觉很难。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7-6-11 08:35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7-6-11 08:37 编辑

我们一直建议发烧友要多听不插电。但是音乐一定是优美动人的,这个与单纯音色的好听是不同的概念。杂志和论坛把音响迷们的主观要求的电声渴望提得老高老高的,早已远远偏离真实的音乐演绎了。所以凌总提出的旋律理念是非常正确的,旋律一下子把音响又拉回到音乐里来了。音响为音乐服务,我们需要欣赏的是真实的音乐(重播),而非主观电声渴求。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7-6-14 10:52
这个要顶一下。烧友必须先听听真实乐器的声音,建立深刻概念,这是基础,否则花多钱也是瞎折腾。 胡版最近搞啥呢,坛子没人了。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