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试听了各种结构的线材,铜箔真的是最好的单一线材 [打印本页]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3 18:20
标题: 试听了各种结构的线材,铜箔真的是最好的单一线材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12-10 20:56 编辑

我几乎听了市场上各类结构的铜线,铜箔是音响性与音乐性结合最好的。有的线音响性好,音乐性不好,这种线太多。有的音乐性好,音响性不好。西电线是比不过铜箔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3 18:52
铜箔是好东西,我喜欢。
作者: 西蜀浪孑™    时间: 2014-12-3 19:16
铜箔加西电混合呢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3 21:22
西蜀浪孑™ 发表于 2014-12-3 19:16
铜箔加西电混合呢

我个人认为铜箔比西电好,并了反而会下降。不知道对吗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3 21:40
我试了多种改善集肤效益的方法,结果是改善了,但是又出现相位不一致的问题,导致高频模糊。我以前认为线就那么一米,应该不会有相位问题,哪知道,真的存在。箱子的各喇叭存在相位问题这个容易理解,与分频器有关。而线就是一样的铜线,2根并联竟然会存在相位问题。与放大管一样,会有不一致的问题。多根并联,每根绝缘,导致每根线的传输到达时间不一致,从而产生多根线的相位不一致,声音就模糊了。并联的越多声音越模糊。最好是单一导体传导,这样就只有铜箔符合条件了。结论就是这么得出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3 21:46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12-3 21:48 编辑

单一导体如果是圆铜线,集肤效益就不好。就只能是铜箔了。方芯铜是比不过铜箔的。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4 09:45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12-3 21:22
我个人认为铜箔比西电好,并了反而会下降。不知道对吗

有想法,还要去实践印证,再调整,就会有好东西诞生了。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4 12:39
西蜀浪孑™ 发表于 2014-12-3 19:16
铜箔加西电混合呢

赶紧试试啊,我看好哦。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4 19:27
听线材实际是听不同结构的声音,铜纯度差1%耳朵是听不出的。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12-4 21:37
按我的经验,铜箔虽是好东西,但也有缺点,同样金银合金丝也是。如搭配得当,两者强强组合,则迸发出惊人效果,无敌啊。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12-4 21:41
所以,我的协奏曲系列线材就是要取不同材料之优点特色,得到1+1大于2的各种声音效果。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4 22:18
协奏曲的声音很似现场的感觉。醇厚、密实、温暖、稳重又开扬、活泼和透明。在平衡的系统使用可说是如虎添翼。
作者: 有钱途    时间: 2014-12-6 07:59
凌总有没有试过量子技术处理过的线?我听一个玩线的烧友说,大部分经过量子处理的线,声音比我们在淘宝上买的mcap金银合金线、杜兰线更好,当然前提是线基不是太垃圾。另外还有德国量子处理技术比美国的好这一说。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0 20:42
量子技术一般厂家有这个实力弄吗?国外难道不知道这个原理,如果好,那些顶尖品牌一定会大量使用。现在国外品牌都不用,显然是骗人的东西,不会好声音。骗子都是这样编一个一般人弄不清的概念来骗人。也许声音好与结构和用料有关,但是他也说不清,只能编一个概念。这种人总之道德不好,喜欢瞎说,不可相信。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0 20:45
多次试听铜箔线,发现hifi性比较好,音乐性不及圆铜线。如果是单一导体,铜箔可能比较综合实力占优。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0 20:51
通过试听不同结构的线材,发现一个秘密:就是单一导体同时具备优秀的音乐性与hifi性是不存在的。
自然界不可能存在,以后也不用找了,唯一有可能存在的是超导体。现在的办法就是用2根线来合成,做到优势互补。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0 20:55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12-11 21:38 编辑

圆铜线音乐性好,但是粗了就高频不好,hifi性下降。如果要3平方毫米,必须用2种结构与材料才能兼顾。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0 21:03
现在我更正前面的试听报告:最新听感是铜箔线的音乐性是不完美的。原因是单一导体内部信号有相位差,铜箔越宽越严重,相位不同步越严重。最终导致听感的音乐性还原下降。只能做配角。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0 21:12
所以用金银丝做主角,提供无比的音乐性。用铜箔做配角,提供一流的hifi性。总体效果一流。目前是这个结论,以后还有更好的吗,不知道,继续研究。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1 00:14
看来所有的线都要试听,靠经验来猜测是不行的。就是看起来最烂的线都不要轻易否决,说不定就是音乐味优秀的好线。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11 07:03
经验也是靠实践而来的啊。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11 21:15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12-12 09:27 编辑

哈哈 , 所以我的12号 是 暂时不需要 再升级了 。也许根本就不用升级了。前端给足量,就可以了。我更看重音乐性,音响性不拖后腿就行了。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11 21:19
凌君彦 发表于 2014-12-4 21:37
按我的经验,铜箔虽是好东西,但也有缺点,同样金银合金丝也是。如搭配得当,两者强强组合,则迸发出惊人效 ...

老凌的客观严谨令人钦佩。科学就是这样。音响决不能唯材质论。尤其讲究调配。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2 16:32
铜箔单独做信号线和喇叭线是不行的,音乐味淡,hifi很好。还是要调音的,并圆的银线要好不少。银箔线也是不行的,也存在相位差问题。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2 16:37
增大线材表面积,可以改善集肤效应,结果是高频好了,指标好了,但是音乐味淡了。还有相位问题没解决,看来追求完美太难。发烧友就是累呀。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12 17:37
所以懂得平衡是幸福的。去音乐厅吧。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4 10:38
前2天买了一段音频用银线,昨天晚上对比了家里的铜线,声音是好许多,感情更加丰富,人声好听。比那金店的4n纯银好多了。看来是不能贪便宜。突然有兴趣再玩玩了,下次让我买个单晶银试试。天太冷,diy都没兴趣了,就听听裸线,找到最佳的材料,心情好再做。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5 11:25
前一段时间试听不同线材的声音,好累。主要是cd作为音源,分辨力低,耳朵累。昨天晚上拿sacd做音源,明显分辨力好,差别明显。但是对sacd的碟片有要求,最好母盘是高清格式的,声音清晰。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7 00:19
今天晚上用录音优秀的sacd碟片试音,把家里所有线材都重新听了一遍,明显比cd好分辨,轻松听出区别。对选材料还真有帮助。发现铜箔的声音还是比较优秀的,hi-end的入门的声音,可惜做线太费精力,淘汰。另外听了音频银线,比铜箔好多了。以后要玩玩这个银线。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2-17 16:21
感觉王兄还是没有找到门道,要做出好的线材,材料先放一边不说,首先要有个参照物,没有参照物,而且反复靠淘宝散线来碰运气,是不可取的。然后只是玩玩,那无所谓,不过我感觉也是浪费钱,买根成品线不如。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好的,那去买根大众认可的大厂成品线,参照对比来制作,会比较靠谱。当时我们做线也是这样的。
至于你们所说的音乐味,可以试试卡达斯至尊。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7 17:21
小章说的有道理,做线就应该这样做。必须有参照物,公认的好线。
问题是我喜欢的线,我买不起。我耳朵满意的银电源线是日本audio note的旗舰,几万一根。没银子,也不会买,声音是好,我算算材料只要4千。他卖价翻了10倍。纯铜线,我听过许多种,都没有老凌的作品金银丝电源线好。所以我不会花大价钱买铜线。作品金银丝电源线的唯一缺点是高频的延升没达到我的要求,不然我早买回来了。我之所以还在做线,就是为了高频延升完整,我的耳朵要求高。不过通过最近sacd碟片的测试,我轻松就听出来哪个线好,现在已经找到基本满意的线材。正打算最近做一条电源线。我只能说这是我喜欢的声音,高频延升是非常牛的,旋律和音乐味也是非常好的。关键是价格不贵,性价比是超一流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7 17:29
卡达斯,aq,超时空、音乐丝带;还有什么其他世界名牌,都不入我的耳朵,不喜欢。银彩没听过,估计也是音色很好,高频延升不满意。我喜欢的是audio note的旗舰,次旗舰都不满意。次旗舰有着极美的音色和解析力,可是低频不好,不满足。所以我自己做线,自己满意,有audio note的旗舰的80%效果就满意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17 17:38
自己动手可以尽可能在自己的条件下调整到自己满意,就是比较辛苦一点。不过乐趣只有自己知道。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7 18:34
我对老凌的线材评价按照得分高低排序是:作品金银丝电源线,作品金银喇叭线,作品金银信号线。信号线最后是因为高频没有前二款好。
作者: 有钱途    时间: 2014-12-17 19:18
卡达斯我听过几款,厚而木讷,没有灵性,实在和音乐味不搭界,当然旗舰没听过。作品金银丝信号线我也听过,味道和音乐起伏感很好,确实高频有点保守,细节和泛音不够多。很希望能感受一下现在最新的金银丝铜箔线。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19 22:01
发现要买到比较完美的线基好难,淘宝上面基本没有。看来以后只能做些妥协了,比较满意就算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0 11:08
铜箔与单根0.4的铜线比,音乐味已经不如,但是延伸比圆铜线好。当与单根0.3比,高频延伸已经差不多了,音乐味明显比0.3圆铜差。与0.2的线比,更是完败,一样都不行。0.1的线太细没比。多股0.15圆铜的绞和电线,与铜箔等面积,与铜箔比,音乐味与高频延伸都好。铜箔彻底败了,看来多股线比铜箔好的多。我想老凌的最新信号线加金银丝的信号线可能声音更好,音乐味更纯正。铜箔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多股铜线只要与它等面积,hifi性也一样。我以后肯定放弃铜箔,我估计铜箔的音乐味可能不如西电线。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0 11:15
铜箔看来是hifi性比较好,做信号线是不完美的。还是做它善长的电感去吧,因为普通电感的铜线都太粗,声音不行。电感其实只要是多芯的肯定声音更好。七芯电感一般用的是0.5的圆铜,也不完美,声音也不错,性价比高。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0 17:42
实践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在业余条件是局限下,困难就更多了。不过,还是支持小王继续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好声音。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0 22:28
试听了各种结构的线有个好处,对结构改变声音有了进一步理解。我觉得国内音响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就是研究了也不会公开。总体研究结果还是与现有物理学的结论一致的。结构对频率的影响与集肤效应一致。结构对音乐性和旋律的研究似乎不足,现在我个人觉得还是圆线声音最有音乐味。方芯铜,铜箔呀不要迷信。材料的纯度对声音影响很大,要重视。98%纯度的铜声音与99.9%的铜的声音差距不是2%,而是10%。所以铜线必须无氧铜,有品牌的,一般小厂别买。以后就不会再轻易上当。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0 22:42
我已结束线材结构对音乐性再现的研究。结论与老凌的基本一致,音乐味比较好的结构与协奏曲系列一样。铜的纯度至关重要。银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铜箔不赞同。我认为金银丝配协奏曲信号线换高级rca头子,可能音乐味更优秀。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0 22:52
追求完美是痛苦的,代价是高昂的。
性价比最高的方法还是银与铜配合。全部纯银真的代价太高,比银铜混编改善有限。所以老凌的金银丝加铜线的组合是性价比最高的办法。高手的全部诀窍都在他的代表作里面。你说其他人的线能与老凌比吗,败是正常的,如果不败,证明对方也是顶尖高手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0 23:04
以后不做线的实验了,就这么多结构,其他异型结构也不会好的。如五角星,六角型,正方形,扁平形。现在准备把这次实验最好的银线与铜线做个组合,做个信号线听听。放弃全部纯银了,改玩性价比。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1 10:44
昨天晚上多次对比,发现纯银线比银铜混合好的多,有铜参与声音就下降。银铜混合比纯铜又好许多。看来信号线还是要纯银,电源线和喇叭线用银铜混合比较好。价格不贵,一般人玩玩很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2 17:18
昨天又试试,还是不喜欢纯银与铜组合的线。总觉得走银线的部分太突出,与整体不协调。走铜的部分,落后。音场完整性不及纯铜。还是纯银和纯铜线声音完整性好。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22 18:31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12-24 11:31 编辑

楼上这点我有同感。所以很多老烧友都回到纯铜。对于纯铜的声音,那就是 中正 二字。我用纯铜镀金接插件配西电的感受就是不太自然,造成两端有嫁接感觉,特别是高频有人为修饰的感觉更明显些。 当然,也许是匹配问题。
对于两端的看法,我以为整体的融合,自然过渡最为重要,抛开这个前提单谈 高低 是否合适,往往是没标准的,也就没结果。自然天成,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以此衡量好声音同理。

西电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其所能反映出的频段以内,达到高度的和谐平衡,整体圆融,这与牛逼的 顶级35a 是一个道理。 也因为这点,老烧最后回到35a,回到西电,回到纯铜。


那么西电为什么如此难以超越呢,加点什么改造不行吗? 难办,太难办了。难就难在 打破了原来的平衡------各种原因及偶然因素造成的平衡。尤其失去其极高的音乐品味。


我这里提到音乐品味,艺术品位,也就是艺术的最高级了。西电纵然有多少音响性的不足,但其音乐品味这一点就足以弥补了,真是一招鲜才吃遍天啊。何况还是可以想办法尽量减少那珍贵的微弱的 两端损失的。
我突然意识到或者有个猜想,就是西电本不缺两端,只是不富裕,甚至只是勉强够用。而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制作和其他器材的损失造成最后出来的声音两端缺失,人们不明就里,就直接怪罪到西电线上
我的初步试验已经证明了以上猜想有些道理的。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22 18:50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12-24 11:32 编辑

对于纯银线 的音乐性 意境美我是很怀疑的。 银线无可避免的会很快速,犀利,偏骨感,这是我不认可的。做调味也要非常谨慎,不要画蛇添足。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6 17:03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12-22 18:50
对于纯银线 的音乐性 意境美我是很怀疑的。 银线无可避免的会很快速,犀利,偏骨感,这是我不认可的。做调 ...

做的好的纯银线,没你说的问题。大多数发烧友都是听的做的一般的银信号线。好的银信号线太贵,卖2-3万。其实成本才一千多一点。都是奸商,暴利,发烧友才没机会听到好的线。销量太小了,只能暴利,不然活不下去。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11:24
终于可以淘汰我那台湾万隆的单晶铜喇叭线了。号称万元线的声音。
这个线以前与作品金银丝喇叭线比过,分析力差一点,音色与感情也差一点。比其他牌子的铜线都好。最早我用超时空,也不堪一击。昨天终于做好了一对喇叭线,比这台湾线好听多了。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11:43
按照我选的旋律线材,做了一对喇叭线,无养铜的。
不加银,为了声音的整体性。声音音色不错,解析力非常好,音乐味一流。在铜线里面已经非常好了。万隆线与他比,差了许多,明显万隆线解析力一般,音乐味淡。做喇叭线有点累,一个晚上只能做一根,花了我4的晚上,做了4根线。以后不会再做了喇叭线了,还是买吧。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11:53
通过做线发现铜线的成本真的非常低。铜线卖五千以上,属于绝对黑了。
选好的材料到是有点累。铜线必须无氧铜,一般电线纯度不够,声音比无氧铜差。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12:28
在试过铜箔后,发现不是我喜欢的声音。做线的思路才定下来,我喜欢音乐味好的东西,还是多股铜吧。新线刚刚试听,开声后,音乐味浓郁,你会发现没有任何hifi感。与hifi感竟然没什么关系,就是音乐而已。但是你单独看hifi指标,他又都有。现在明白了,音乐味好的东西,反而是各项指标比较优秀的。hifi感好的东西,是某些指标特别优秀,大多数指标一般的东西。当大多数指标都比较好的情况下,音乐味才会出来,整体才会和谐。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12:37
当你试过所有结构的线后,一颗心才会定下来,不然总是胡思乱想,那个没听过的线可能更好。我现在已经不胡思乱想了,就这么听听吧,已经很好了。因为比台湾万隆好的线不多,能胜他都是非常优秀的好线。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20:34
下一个目标,做一对纯银信号线,构思已经完成,音乐味第一,hifi感也不少。不用加铜,声音会慢。一款经得起pk的银线。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20:43
最后目标是电源线,这个可能是铜银混合。有空把音箱里面的一般铜线换成旋律好的铜线,这个也不能加银,要整体感好。我喜欢的风格是高解析,美音色,整体和谐统一,个体玲珑剔透。这个目标太高,目前没听到哪个系统出这个声音。慢慢接近而已。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28 20:51
换了喇叭线后,声音提升明显,听dac5,觉得dac5声音好听极了,音色好美,hifi也很好。真是不错的解码器。原来是万隆喇叭线拖了后腿。看来万隆也只会加工线材,自己设计还是不行。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9 06:50
小王又做新线听了,不错,元旦假期带来听听,正好感受一下我系统用双喇叭线大协奏曲后的变化。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29 11:24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12-29 13:03 编辑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12-28 12:28
在试过铜箔后,发现不是我喜欢的声音。做线的思路才定下来,我喜欢音乐味好的东西,还是多股铜吧。新线刚刚 ...

这个要顶啊,你能说出这话,是真烧明白了。只有把一个个环节都固定下来,才能采用排除法,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哈哈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31 00:16
最近把以前放不好的唱片拿出来放,竟然都能听了,都过关了。大喜,不容易呀。其实这些难放的唱片用耳机听都是不错的,只是音响难放而已。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31 00:26
晚上把以前淘汰的粗电源线再拿出来,看看换了喇叭线后,是否对电源线要求不高了。接上一听,不行,声音粗,音乐味都没什么了,旋律平直。看来电源线不行,后面线再高级都不行。这么一试,让我又觉得要做几根音乐味一流的电源线了。信号线晚点再做,现在铜线听听没问题。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2-31 08:58
本帖最后由 musichina 于 2014-12-31 12:43 编辑

我的信号线和喇叭线都是音乐味不错的东西,换了粗电源线,就整个系统变垃圾了,说明电源线也是传输音乐的,不是看看物理书就理解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31 18:02
好!实践出真知。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