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玩过的一部分耳机 [打印本页]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15 22:43
标题: 玩过的一部分耳机
本帖最后由 章煜 于 2014-10-15 22:44 编辑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15 22:47
本帖最后由 章煜 于 2014-10-16 11:13 编辑

焊过耳放,改过平衡,换过线材,这么多年来,各种折腾,电脑里数千张专辑,感慨良多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0-16 16:46
可以讲讲你为什么会放弃那么多耳机?留下某个耳机又是什么原因吗?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0-16 19:42
很不错的发烧历程。希望分享发烧经。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17 16:26
每个耳机都是一段过程,就说最早的PX100和SR80,我都玩了3年,这两个耳机对付流行音乐,绰绰有余,那时候低频的量和冲击力的相对重要的,可以没有分离度,但是一定要有扎实的低频。其实这两个耳机虽说低端,但是在三频的完整度上,完全没有问题,可以说比一些大几千的耳机完成度还要高。差在一些硬素质上面。这个慢慢讲真的可以写本杂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物质的丰富,自然对器材是有渴望性的,随着AKG,拜亚这些欧洲硬货进来,你不尝试下真的不敢跟人打招呼。那时候大概25这样,会去尝试各种音乐类型,反而流行慢慢淡了。其实我本身喜欢的就是8,90年代的港台流行,一些新的我到时真的接受不了,然后接受到一些很纯的爵士乐,于是对耳机的要求就高的多了。我当时是每一种音乐会去选择一个耳机,毕竟术业有专攻,歌德的人声怎么都是比拜亚有感情的,不是吗?以上耳机不是一直换的,而是我长期拥有的,每个耳机的脾气个性都不一样,要玩好真的花了不少精力。就拿HD6XX来说,这个耳机应该没人不知道的,但是真的玩好的,全国我所知道的,不多,但是也是一种疯狂的举动,但是不疯狂怎么叫发烧呢。我认为有钱买器材真叫消费,懂器材怎么搭配,这才叫发烧。其实不难看出,耳机我是看牌子玩的,喜欢一个牌子的风格会盯着玩,上面也就我玩过的一半还不到。有耳机上面的问题,大可大家讨论下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17 16:40
我现在留下了AKG 601还有拜亚DT990,K601是我听的最多的一只耳机,DT990搞了只600欧的,这两只耳机都是怪物,难弄有性格,潜力很大,601是小编制,人声,独奏的利器,DT990桀骜不驯,600欧更是难以驱动,但是搞好后,是耳机中难得的爵士,交响利器,低频下潜非常了得,高频有些金属味,难点在于压制其刺激性,这两个耳机都要在1000小时候才见真容,留下这2个,因为难才好玩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0-18 08:15
音响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洗礼的过程,大浪淘沙,最终会有自己正确的选择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时间的长短也就是悟性所决定。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18 19:53
这些东西随性点好,没什么正确不正确的,我从没感觉歌德的声音正确,但确实是我喜欢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正确的。就像听摇滚的一套设备,你从不听摇滚,你就不能理解为何要这么配,他听你一套听民乐的东西也是淡出个鸟来。昨天还有个兄弟说配了个2万多的电脑专机,玩PCHIFI,我觉得不值,但是尊重他的玩法,这个才是发烧啊,电脑能出高级转盘的声音,这是一种精神,跟钱没什么关系。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0-28 18:11
章煜 发表于 2014-10-18 19:53
这些东西随性点好,没什么正确不正确的,我从没感觉歌德的声音正确,但确实是我喜欢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正确 ...

其实音响的“正确不正确”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喜欢不喜欢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29 15:14
什么叫正确的,我认为被大众接受,和选择的器材,那就是正确的,好听的,反之,那往往是存在原因的,存在问题的。市场是考验一个商品,一个产品最好的标准,如果东西好,时间长了,只要你挺的住,会有人买单的,反之,如果不行,再怎么弄,也就那样了。也就是说,时间才是验证器材对不对,正确与否的关键。
而你说正确,我说不正确,这些都没必要争,无谓之争。
喜欢的人多,那就对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0-29 16:59
章煜 发表于 2014-10-29 15:14
什么叫正确的,我认为被大众接受,和选择的器材,那就是正确的,好听的,反之,那往往是存在原因的,存在问 ...

买的人多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也许它是好的东西。而被市场抛弃的,也许确实是消费者的鉴别能力提高了,人们就不再选择它了。比如从以前许多发烧友喜欢的尊宝、皇冠,到现在的丹拿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看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再比如,销量巨大的惠威或者CAV等等厂商,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产量和销量大就去选择它吧。
实际上关键还是自己的独立判断吧。音响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问。音乐与音响需要我们去实际多聆听,多虚心对比,多实践,这样才会慢慢积累经验,树立自己正确独立的判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根据品牌、价格、产地,甚至看产量和销量,或者去看别人怎样自己也怎样而去选择器材了。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30 13:07
老胡你说的这些,不错,但是大众消费者的趋向,已经决定了产品的成功与否,成功首先是需要品质优异,性价比突出的,惠威为什么成功,其实在他那个价格段,能声音做工比他好的,几乎没有。他成功是建立在他自己品质上面的,非一朝一夕的,需要积累。同样广大消费者,包括发烧友的判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还是那句话,别当别人是傻子。没有独立判断力的烧友,至少比以往少的多,现在信息如此发达。品牌产地我个人认为还是很重要的,产品的产地往往意味品质的高低,有些人非某品牌不买,也许偏激了些,但是回头看,这个品牌为什么让人如此狂热,是有原因的。音响是感性的,非理想的,每个人的判断都不同,没有正确不正确的,喜欢,就是对的。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0-30 17:47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10-30 17:48 编辑
章煜 发表于 2014-10-30 13:07
老胡你说的这些,不错,但是大众消费者的趋向,已经决定了产品的成功与否,成功首先是需要品质优异,性价比 ...

是的,确实“大众消费者的趋向,已经决定了产品的成功与否”,并且“...品牌为什么让人如此狂热,是有原因的”。但是是什么原因呢,是消费者一开始就懂得鉴别吗,有一部分是,但不全是,甚至有很多消费者根本就不会鉴别。看鉴宝电视节目里那些收藏爱好者哪个不是信心满满,自以为自己有眼光,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朋友是付出了高昂的学费的。再回到我们发烧音响这个非常小的圈子里来看,尽管圈子非常非常小,但是却同样存在着那样的问题,虽然也不是全部,但却也比较多地存在着。
同样,确实“...每个人的判断都不同,没有正确不正确的,喜欢,就是对的”,这个说法对于音响来说是有道理的,因为音响的目的是用来还原再现音乐(生命),而音乐恰恰就是主观的,所以我们就更加要通过不断的并且是广泛的实践,广泛的聆听对比,甚至要经常去音乐厅听现场不插电音乐会,这样才能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声音,或者更加喜欢什么声音,什么声音才是真正正确的,符合真实原音的。而从音乐欣赏的更高高度看音响的话,就对发烧友的鉴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小章你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0-31 09:13
老胡你说的已经超脱了一般发烧友的范畴了,而且我感觉对音响器材的要求,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判断的准则,又很难拿捏。你因该懂我的意思。
但是一般玩箱子的,可以说99.9%,不会如此,这个境界确实是一种追求,能不能达到,见仁见智。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0-31 11:04
买器材离开价格就讲不清了。正确的声音肯定有,肯定价格不便宜。贵的声音不太好的也许多。追求性价比的发烧友,往往喜欢买能买的起的里面声音比较好的。其实老凌的东西价格并不便宜,普通发烧友买全套会相当吃力。但是在这个声音层次里面,他的东西相对又是价格便宜的,还是性价比高。其实只要你的预算金额能达到老凌的价格,还是优先听听老凌的东西。别家的东西你只能买到更差的。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0-31 11:19
对,差不多是这样的。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0-31 11:20
老凌的器材并不完美,还有小毛病,但是在他的价格区域里面,又是非常优秀的。最求完美比较难,慢慢来,年年有提高就不错了。悟性不好,努力100年也没用。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1-3 14:18
老凌的东西在老陈和老胡家多次听过,包括老杨家里,声音的话放在一边不谈,推不推好也不说,感觉结项跟定位做的不是很到位,还有就是两端的延伸问题,说实话我个人的话不是很喜欢。我那边问题找到了,还是环境原因,晚些可以再来听下。PMC拿回来之前已经到一些人家去听过,声音确实不错,而且潜力很大,有时间再慢慢调整,一拿回来出好声音的话其实也不现实,现在搞了一下,已经有了不少改善,慢慢避震,扩散板和吸音这些搞起来,应该问题不大。到时搞好再叫你们来听下。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1-3 14:28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11-3 14:31 编辑
章煜 发表于 2014-11-3 14:18
老凌的东西在老陈和老胡家多次听过,包括老杨家里,声音的话放在一边不谈,推不推好也不说,感觉结项跟定位 ...

简单一句话就是音响性还有欠缺,这种看法我也有同感。单单具体到以上几家的话呢,还是有玩家具体使用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关节没有打通,否则,音响性完全不是现在你听到的样子。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3 17:22
章煜 发表于 2014-11-3 14:18
老凌的东西在老陈和老胡家多次听过,包括老杨家里,声音的话放在一边不谈,推不推好也不说,感觉结项跟定位 ...

所以我一直认为,每个发烧友的音响观是不同的,每个发烧友不同时期的音响观也是变化的。音乐与音响确实很像中国茶文化,在解渴者和品味者看来,茶水都能解渴,同时品味者更是品的茶之意境吧。往往解渴易,入境不易。
所以不要说是老凌的作品了,就是新德克和斯巴克这样的广泛性的音响产品的声音风格都是经纬分明,叫人一耳即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3 17:28
所以老凌的作品的用家也是在发烧友这个大家庭当中分得特别清楚的一类。而且年轻者非常少,往往都是发烧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音乐爱好者居多。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3 17:31
等小章把系统调整好后再通知我们去欣赏一下。同时有时间也欢迎小章来我这里听听音乐,当然音响性方面可能不是太过瘾。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1-3 20:06
目前老凌的器材确实适合烧龄比较长的。在hifi的海洋里面玩累了,终于找到感觉了,不想在折腾了,上岸了。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1-12 16:41
调整之后比之前好了很多,在结项和定位,声场还有耐听度都有不少提升,再过一段时间,可以来玩。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2 17:25
关于结像、定位和声场,我的一个帖子小章可以参考看一下。http://lingsaudio.com/bbs/forum. ... p;tid=35&extra=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1-13 09:40
我没有那么多经验,我的理解是,立体式录音,他可以还原当时录音各个发声乐器,人的位置,这个位置的准确性,其实可以参照一下有名唱片的现场录像,对比下你当前音响所还原的声音,就能得出你这套系统的结项,定位,分离度好不好。
这个东西有经验的烧友是可以借助一些熟悉的唱片来进行验证的,从而去调整箱子的摆位,每个房子的空间结构已经决定了其摆位的一个唯一的点,在那个点的话,声音应该是最好的。
结项跟摆位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最有影响的,还是喇叭的硬素质,喇叭本身的结象能力不好,怎么摆都是没用的。有些烧友会用人声来听口型,其实这个就是结象的精准。
声场同样跟箱子有关,有些大箱子声场甚至不如书架,为何,同上。。。。。。。
箱子拿回来快三个月了,空间也摸索的7788,再花2个月时间,估计也差不多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3 11:18
章煜 发表于 2014-11-13 09:40
我没有那么多经验,我的理解是,立体式录音,他可以还原当时录音各个发声乐器,人的位置,这个位置的准确性 ...

不是的,唱片录音和现场录像的音视频是完全不同的设备录制的,各自的要求也完全不同,真正的参考是音乐厅不插电现场与单点录音。欢迎小章带自己满意的唱片到我系统在皇帝位试听。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1-13 13:34
本帖最后由 章煜 于 2014-11-13 14:04 编辑

好吧,有机会我去玩,呵呵,前阵子还听了不需要皇帝位的箱子,呵呵,简直牛逼到无法想象
反思,为何需要摆位?录音,怎么录音这些东西我不想也不会去深究,还有不要忽略后期这一块,所以唱片就是唱片,哪怕是现场录音唱片。
我们这里说结象,乐器形体感,口型,这些都是结象,越立体,越像真的在那边,就是结象好,定位好,这些都是归于箱子的硬素质。老胡你说的录音,是有关系的,但是我们不会拿盘流行来说定位,顶多说说口型。说白了,你系统接个话筒,让乐队在后面演奏,你箱子还是放不出形体感和准确的定位,那只有说明,1,箱子本身在这块没有到位,2,没有摆好
声场,这个东西也是箱子的硬素质,但是确实不要去跟现场比,没有任何意义,很多演奏厅都是长条型的,你箱子能放出那种纵深?所以,能宽些,大些,就足够听了。
我个人认为,音响器材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于声音的层次感,还有规模感,这些都是拟真的东西,我感觉是最贵的,解析我反而觉得其次,味道因为个人选择不同,喜好差异太大。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3 17:33
章煜 发表于 2014-11-13 13:34
好吧,有机会我去玩,呵呵,前阵子还听了不需要皇帝位的箱子,呵呵,简直牛逼到无法想象
反思,为何需要摆 ...

不需要皇帝位的箱子是四声道的吗,有机会时带我去体验一下。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3 19:14
录音是最重要的,因为录音是源头。系统的任务是还原好录音的原始面貌。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3 19:34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11-13 19:43 编辑

音乐味因为各人的感受和口味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觉。另外,对音响调整的经验也会有多有少。其实老陈、杨哥和我这三家的系统在结像、定位和音场层次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对于这些音响的基础要求,就我个人来说还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老陈在小房间要调好他那对12寸大号角其实是非常艰巨的。老陈的系统为什么一直在进步和提高,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老陈的谦虚和善于与发烧友交流和实践,不断的实践和听取朋友的建议,使得系统的音乐表现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另外,主要是在选择唱片和录音方面可能与小章的要求有所不同。这个也是正常的。任何感受和经验都是需要积累,这就需要时间和实践,多出去聆听别人的系统,多与发烧友交流,以及去音乐厅听不插电音乐会。另外,悟性也是音响发烧最重要的个人因素。小章不愿意把箱子带到杨哥那里搭配试听,我觉得有实际的器材搭配的机会却错过是可惜的,效果好不好是需要实践的。或者让杨哥和许老师带新版作品12号提琴木音箱去小章系统对比,不知小章是否愿意。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3 19:52
另外,就我观察我们身边这些发烧友当中,往往善于交流和谦虚的发烧友的系统进步最大,器材的性价比也最高。而一些傲慢的所谓的老烧友,发烧十几年还在听发烧片,系统不断的更换器材,而效果还是停留在音响性上,在音乐品味上没有丝毫长进,这是非常可惜的。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失去了音乐的音响也就失去了其发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音响毕竟不是街上豪车上的震耳欲聋的音响响。
作者: 章煜    时间: 2014-11-17 13:15
老胡你太一味追求音乐味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有些人他就是喜欢那一声鼓皮的弹性,冲击力。追求音响性没有错误的,不然还玩什么音响,玩半导体算了。音响性和音乐味是可以两全的,这样的器材就是好器材。谦虚学习是必须的,我为何不搬去杨哥家,是我已经对比过此类器材了,大同小异的,300B,211这类管子做的机器,功率不会大的,哪怕是很牛逼的国外名机,有些物理特性,你是无法改变的。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但是没有好的音响,也是无法准确去还原那些美妙的音乐的,老胡,不是嘛?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7 17:22
章煜 发表于 2014-11-17 13:15
老胡你太一味追求音乐味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有些人他就是喜欢那一声鼓皮的弹性,冲击力。追求音 ...

不搬去搭配可惜了,毕竟是一次不花钱的实践机会。关于音乐味嘛,我个人感觉与音响性是一体的。但是我的意思不是说追求音响性是错的,没有错不错,喜欢就好。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1-17 18:29
章煜 发表于 2014-11-17 13:15
老胡你太一味追求音乐味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有些人他就是喜欢那一声鼓皮的弹性,冲击力。追求音 ...

你上次来听后,线材有了大变化,比以前声音好太多,解析度大幅提升,结像清晰,高频不缺。不要老观念,来听听新变化。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7 19:02
musichina 发表于 2014-11-17 18:29
你上次来听后,线材有了大变化,比以前声音好太多,解析度大幅提升,结像清晰,高频不缺。不要老观念,来 ...

最大的提高是音箱的改版,老凌作品12号提琴木音箱的平台更宽泛了。
作者: 爱原音    时间: 2014-11-17 19:55
没有金银丝铜箔信号线,我认为我系统的声音还是有缺陷的,等老凌的金银丝铜箔信号线发来了再听吧
作者: musichina    时间: 2014-11-17 19:57
我怎么把对把音箱改分频器这个大事忘了。多个地方都有巨大改善,系统的声音变化用翻天覆地也不为过。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1-17 20:15
爱原音 发表于 2014-11-17 19:55
没有金银丝铜箔信号线,我认为我系统的声音还是有缺陷的,等老凌的金银丝铜箔信号线发来了再听吧 ...

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